延期申报是一种在完成税收申报报表或申报材料后,要求申报人及时申报的情况下,由纳税机关批准延长其申报期限,以满足特殊情况需要的申报行为。
一般来说,延期申报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通过申报人本人出具书面申请的方式,另一种是由纳税机关根据情况出具延期申报通知书和延期申报批准书。
针对延期申报,需要注意的主要规定有:
一、纳税机关可以根据特殊情况,按照规定的程序,对申报人的税收申报期限给予延期;
二、对于延期申报期限,情况不同,期限不一,一般不超过3个月;
三、申报人须向纳税机关提出书面申请,申请期内不得超过税收申报期限;
四、延期申报的申请书必须确定延期的原因、内容,并说明延期期限;
五、纳税机关要与有关部门联系,调查事实真相,决定是否受理延期申报;
六、如果审核通过,纳税机关应该在30日内出具有关批准文件,记录在纳税机关登记簿上;
七、对于延期申报,应该严格控制财会成本,按照规定明确纳税责任。
延期申报是一种优雅的方式,可以满足特殊情况下申报期限的需要,但申报人在进行延期申报时应了解对应的规定,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纳税负担。
拓展知识:延期申报期限一般不超过3个月,申报人在申请延期时,必须确定延期的原因和内容,并准确提出延期期限要求,再由纳税机关出具有关批准文件,记录在纳税机关登记簿上,以免申报人产生错误的财会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