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账原则是会计活动的基本准则和规则。企业在建账时,必须遵循规定的会计原则,以确保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可靠性、公正性和及时性。
常见的会计原则包括:实物原则、记账原则、实质主义原则、准确原则、业务连续性原则、科目分类原则、全面性原则、节制原则、公正原则、现金原则、可比性原则、可汇性原则、可结转原则。
实物原则:要求会计应当根据交易的实质而记账,它是会计记账的基本和根本原则。会计记录的要素是实物,会计的记账应当遵循实物原则,只有记录真实、客观的经济事项,才能反映企业的经济实体。
记账原则:会计应该根据确认的经济事项,并符合有关会计原则,准确地对经济事项进行记账,把有价值的信息实时有效地反映到账簿上。
实质主义原则:要求会计应当根据实质而记账,不能仅仅依照形式而记账。实质主义也是会计记账的基本原则之一,即以实际发生的事实为依据,而不能仅仅以表面形式为依据来记录事物。
准确原则:会计原则之一,要求会计必须准确记账,以便使账簿中的记录准确反映企业的经济实体。
业务连续性原则:要求企业应对历史记账连续不断地计算收支,保证账簿中经济事件的记账连续性,充分体现企业的经济实体性。
科目分类原则:要求会计应当根据财务报告的要求,将企业财务收支等经济事件,分类和记录到各个相关的会计科目内,以便准确地反映出企业财务状况。
全面性原则:会计原则之一,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在记账时,充分考虑各种经济事件的形式和实质,并当事件发生时及时记账,以便使账簿的记录完整而有效。
节制原则:要求会计需要将会计记账节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过多地记账,以便使账簿更具有准确性和完整性。
公正原则:会计原则之一,要求会计应当客观公正地记账,不能偏袒某一方当事人,不得向某一方当事人,进行支持和供应。
现金原则:会计原则之一,要求会计应根据现金实际发生和支付的情况,记账。他把购售物品、提供服务和收付款项的实际情况表现在会计记账上。
可比性原则:会计原则之一,要求会计应能够使各种形式的交易能够相互比较,把任何形式的资源和经济费用都能够转换为现金的相当量,以便准确地描述企业的实况。
可汇性原则:会计原则之一,要求会计应当将不可汇性的项目归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