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分录中,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在做账时需及时确定,并做分录处理,以保证财务报表真实可信。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按照会计准则,在主要货币或者报表年度的末期,调整财务报表内外币金额之间的不同,经核算,将外币报表折算差额确定下来,后,做出对应的会计分录处理。
会计分录的处理分为折旧损失科目处理和其他科目处理,外币报表折算差额的分录方式如下:
1、折旧损失科目处理:如果差额属于折旧损失,则应当采用贷方科目“折旧损失-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借方科目则要分为两期:其一取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等银行存款类账户;其二取到期债务,负债类账户。
2、其他科目处理:如果外币报表折算差额不属于折旧损失,则贷方科目取“其他应收款-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借方科目分为两期:其一取“利润分配”减“未分配利润”;其二取“利润未分配”,由“利润分配”两个科目抵消。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的会计分录是会计核算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合理的分录处理,并认真审核,以保证财务报表的真实、准确、可信。
拓展知识:
在做外币报表折算差额会计分录前,要先了解有关汇率的情况。换算汇率是指以报表日期当天的汇率或最近一次汇率作为折算汇率,实行临时汇率法来作报表折算使用的汇率;平均汇率是指在给定期间内的平均汇率,实行综合汇率法报表折算所用的汇率;实物汇率是指报表日期当天的实际汇率,多用于期末实物账面,实行实物汇率报表折算所用的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