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处置会计处理是怎样的" alt="固定资产处置会计处理是怎样的" width="450" border="0" vspace="0" />
固定资产处置会计处理是指企业对其固定资产进行报废、抛弃或出售时,根据会计准则和税收法规,对处置结果所引起的会计变动进行核算,综合考虑处置前和处置后的财务状况,确定处置损益,确定企业的纳税义务等。
固定资产处置会计处理一般可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1.确定处置价格:需要根据当前市场价格、税收法规、固定资产使用情况等要素,确定处置价格。
2.报废、抛弃或出售操作:经多方协议确认,进行固定资产的报废、抛弃或出售处置操作。
3.处置报表处理:根据处置价格与原值之差,填充处置报表,完成处置会计处理。
处理完成后,会计报表上将反映出固定资产及相关财务信息的变动,适时完善并更新会计报表,以更好的反映企业财务实情,并有利于企业的税收筹划及相关的投融资活动。
拓展知识:在处置固定资产的过程中,减少资产增值税的纳税义务也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在处置固定资产前,企业需要按照国家税收政策,对处置前后固定资产所发生的变化状况进行核算,以确定处置后是否需要缴纳资产增值税。例如:当处置后固定资产净残值小于其处置前净残值时,当固定资产净残值少于处置前净残值时,即产生净损失,企业不需要缴纳资产增值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