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当一个个体工商户填写年报时,应注明其“营业收入”。营业收入指的是个体户在一定时期内收取的营业性收入,包括销售收入、服务收入以及利息收入等,不包括投资性收入。具体来看,一个个体户的营业收入可分为“经营性收入”和“非经营性收入”两部分,前者是指该个体工商户经营性活动中获得的收入,包括其销售商品或服务、收取的利息,以及该个体户获得的其他经营性收入;而非经营性收入则指该个体户获取的外部经济资源,比如按照税法规定应纳的税款减免等收入。
总之,个体工商户在填写年报时,应把自己一定时期内的营业性收入,包括经营性收入和非经营性收入,准确地填写到营业额栏中去。对于报税的问题,个体工商户还要记得在缴纳个税时,按照税收居民范围、征收对象、缴税规定、税种、税额计算和税款分类等五个方面完成纳税申报工作。
拓展知识:
在纳税申报过程中,个体工商户要注意控制负债,在报税的过程中,如果有负债发生,需要准确、及时地计算报税,以便作出准确的税务申报。此外,个体工商户还要记得在报税的过程中,要准确地把本年度收入及税金,完整的记录到税务机关的税务档案中,以便报税高效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