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成本法的核心概念是将制造成本(直接材料、直接劳动和制造费用)分配到特定的生产作业或订单上。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定制产品或服务,因为每个作业或订单的成本可能会有显著的差异。
作业成本法的核心概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作业:在作业成本法中,作业是成本对象,即成本的计量单位。作业可以是一个产品、一批产品、一个服务项目或一项特殊任务。每个作业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因此,其成本也会有所不同。
2. 直接材料和直接劳动:这是生产作业的主要成本。直接材料是直接用于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材料,如原材料、部件等。直接劳动是直接参与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劳动,如操作工、技术员等。
3. 制造费用:这是生产作业的间接成本,包括间接材料、间接劳动和其他制造费用。间接材料是不能直接计入产品或服务的材料,如润滑油、清洁用品等。间接劳动是不能直接计入产品或服务的劳动,如管理人员、维修人员等。其他制造费用包括折旧、租金、保险、公用事业等。
4. 成本分配:在作业成本法中,成本是根据作业的实际消耗分配的。直接材料和直接劳动的成本可以直接分配到作业,而制造费用的成本则需要通过一定的分配基础(如直接劳动小时、机器小时等)分配到作业。
拓展知识:在实际应用中,作业成本法还可以与其他成本计算方法(如过程成本法、标准成本法等)结合使用,以适应不同类型的生产或服务活动。例如,对于大规模、标准化的生产活动,可以使用过程成本法;对于小规模、非标准化的生产活动,可以使用作业成本法;对于需要控制和管理成本的活动,可以使用标准成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