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如何算

2023-07-30 00:45 来源:网友分享
820
企业通过出售、报废或其他方式处置非流动资产而获得的现金或等价物收入,叫做非流动资产处置收入;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即是指处置收入扣除非流动资产账面价值(反映原始成本、累计折旧、累计减值准备的余额)的部分,可分为处置利得和处置损失两种结果。

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如何算

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是指企业在出售、报废或者其他方式处置非流动资产时,所得的收入超过该资产账面价值的部分。具体的计算方法如下:

首先,需要确定非流动资产的账面价值。账面价值是指非流动资产的原始成本减去累计折旧和累计减值准备后的余额。原始成本是指购买非流动资产时的实际支付的金额,包括购买价、运输费、安装费等。累计折旧是指非流动资产自购入以来因使用、自然损耗等原因导致的价值减少的总额。累计减值准备是指非流动资产因市场价值下跌等原因导致的价值减少的总额。

其次,需要确定非流动资产的处置收入。处置收入是指企业在出售、报废或者其他方式处置非流动资产时,所得的现金或者等价物的总额。

最后,非流动资产的处置利得等于处置收入减去账面价值。如果处置收入大于账面价值,那么就产生了处置利得;如果处置收入小于账面价值,那么就产生了处置损失。

拓展知识:非流动资产包括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等。这些资产通常用于企业的长期生产经营活动,而不是短期内买卖以获取利润。因此,非流动资产的价值通常不会随市场价格的波动而大幅度波动,而是通过长期使用、折旧和减值来反映其价值变动。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文章
  • 营改增实质是什么
    营改增实质是什么?根据小编老师所知,所谓的营改增其实说的就是税务上营业税改为增值税的做法,对此改革的主要本质就是为了减少重复征税,也是减轻企业的税法压力的,这样企业不会为了增值服务的部分多次纳税的;关于企业营改增之后增值税的改革意义知识,小编老师已经整理好相关的资料给大家,也希望你们可以来阅读下述文章,希望对你们理解营改增实质内容有所启发的。
    2025-04-13 19
  • 审计报告能看出什么
    审计报告能看出什么?顾名思义,审计报告往往指的就是审计单位通过合理合法的手段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计,然后对此结果进行输出的书面总结报告,这个就是我们提及的审计报告。对于审计报告来说,不管是审计单位还是被审计单位都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通过审计报告了解企业的具体的状况,关于审计报告反映的问题,欢迎你们来阅读下述文章,对你们理解肯定有启发的。
    2025-04-16 10
  • 什么是限定性收入
    什么是限定性收入?从字面上的意思来解读,相信学员们应该都知道限定性收入指的就是那些被特殊条件限制的收入,而这部门的收入在使用上也是有着限制的。根据小编老师多年的财务工作理解,限制性收入一般有这些特点的,比如说专款专用、时间上的现实、来源比较多样式等等。关于限定性收入概念的其他介绍资料,欢迎你们来阅读下述文字,对你们理解肯定都是有所启发的。
    2025-04-19 11
  • 人社局会计待遇怎么样
    人社局会计待遇怎么样?按照国家公务员法和老师的了解,对于国家人社局会计岗位的薪资待遇的问题,往往不能单一的从某一个数字上来理解的,因为作为国家人社局会计岗位的待遇会受到很多方面的因素影响,比如我们常说的地区、级别、职称、工作经验等等,这些都会影响到会计岗位薪资待遇的,关于国家人社局会计待遇相关的知识欢迎学员们来阅读下述文字,肯定对你们理解有所启发的。
    2025-04-24 5
相关问题
  • 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怎么算

    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包括固定资产处置利得和无形资产出售利得。固定资产处置利得,指企业出售固定资产所取得价款和报废固定资产的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等,扣除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清理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净收益;无形资产出售利得,指企业出售无形资产所取得价款扣除出售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相关税费后的净收益。

  • 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怎么计算增值税

    一、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按下列公式确定销售额和应纳税额(3%减按2%征收):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2B3%) 应纳税额=销售额×2% 政策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简易征收政策有关管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90号)第四条第二款) 二、一般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其他固定资产,应区分不同情形征收增值税: 1.销售自己使用过的2009年1月1日以后购进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按照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 2.2008年12月31日以前未纳入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点的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2008年12月31日以前购进或自制的固定资产,按照3%征收率减按2%征收增值税。 3.2008年12月31日以前已纳入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点的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在本地区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点以前购进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按照3%征收率减按2%征收增值税;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在本地区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点以后购进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按照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 4.一般纳税人(原营业税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纳入营改增试点之日前取得的固定资产,按照现行旧货相关增值税政策执行。 5.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简易征收政策有关管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90号)第一条及《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简并增值税征收率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36号)第三条,一般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适用按简易办法依3%征收率减按2%征收增值税政策的,应开具普通发票,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6.《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期间有关增值税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90号)第二条,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适用简易办法依照3%征收率减按2%征收增值税政策的,可以放弃减税,按照简易办法依照3%征收率缴纳增值税,并可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 资产处置收益和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有什么区别

    资产处置收益可能产生投资收益、或者是产生营业外收入。如处置长期投资,就会产生投资收益,当然可能是正数,也可能是负数,对于处置固定资产的收益就是营业外收入。对于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就是营业外收入了。利得就是营业外收入,损失就是营业外支出。

  • 资产处置收益和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有什么区别呢?

    非流动也就是指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就是处置它们的利得,就是说处理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时的所得价款扣除账面价值和折旧后以及一些处置费后剩余的,就是利得。 2017年12月25日,财政部发布《关于修订印发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格式的通知》(财会〔2017〕30号),其中新增"资产处置收益"行项目在利润表营业利润前列报。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资产处置收益 学科 会计 "资产处置收益"项目反映企业出售划分为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金融工具、长期股权投资和投资性房地产除外)或处置组时确认的处置利得或损失,以及处置未划分为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生产性生物资产及无形资产而产生的处置利得或损失。债务重组中因处置非流动资产产生的利得或损失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产生的利得或损失也包括在本项目内。该项目应根据在损益类科目新设置的"资产处置损益"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如为处置损失,以"-"号填列。

  • 什么情况填写: 资产处置收益;营业外支出,营业外收入,可以举几个列吗?没有看明白?1、属于报废的情形 借:营业外支出——非流动资产损失(非流动资产毁损报废损失) 资产处置收益——非流动资产损失(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 贷:固定资产清理 2、属于出售的情形 借:现金/银行存款 (售价) 贷:固定资产清理 营业外收入——非流动资产收入(非流动资产毁损报废利得) 资产处置收益——非流动资产损失(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

    报废的固定资产损失就是计入营业外支出,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处置固定资产利得和损失都是计入资产处置损益

圈子
热门帖子
  • 会计交流群
  • 会计考证交流群
  • 会计问题解答群
会计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