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准备金率,又称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指中央银行规定商业银行等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其各项存款中必须留存一定比例的资金,以备付款需要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这部分资金不能用于发放贷款或进行投资,只能存放在中央银行或者按照规定的方式保管。准备金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和信贷规模,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货币供应量。
银行准备金率的调整,是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手段。当经济过热,通货膨胀压力增大时,中央银行可以提高准备金率,使商业银行的可用资金减少,从而压缩信贷规模,达到紧缩货币供应的目的。反之,当经济萎靡,需要刺激经济增长时,中央银行可以降低准备金率,增加商业银行的可用资金,扩大信贷规模,达到扩大货币供应的目的。
银行准备金率的调整,对商业银行的经营也有重要影响。提高准备金率,意味着商业银行需要留存更多的资金,可用于发放贷款或进行投资的资金减少,可能会降低银行的盈利能力。反之,降低准备金率,商业银行可用于发放贷款或进行投资的资金增加,可能会提高银行的盈利能力。
拓展知识:除了准备金率,中央银行还有其他的货币政策工具,如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率等。公开市场操作是指中央银行通过买卖政府债券等金融资产,影响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再贴现率是指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贴现或再贴现的利率,影响商业银行的贷款成本,进而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和货币供应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