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项会计假设是指实质对,可比性,实现原则和完整性原则。实质对是指会计记载的一定要有实质性,不能只是名义上的。可比性原则是指会计记载应该是相当一致的,不能进行特殊的优惠处理。实现原则是指的是要确定发生金额的时间,即记账必须在实际发生时收入或支出。最后,完整性原则是指要把全部的企业有关交易记入账本,账本要全面、完整、准确的记录企业的经营活动。
这四项会计假设之间具有相互补充和影响的关系,它们之间相互牵制,共同决定着会计报表的真实可靠性。实质对表达了会计制度的一种客观性,它需要在会计记录的时候,事实上发生了实质性的变更;可比性原则表达了会计的一种公平———不能特殊的处理某些事项;实现原则表达了会计报表的一种“实时性”——事物实际发生的时候就要及时记录;完整性原则表达了会计的一种真实性——把有关的事物都记录下来,才能保证会计报表的真实性。
这四个原则有一定的依赖性。实质对和可比性的依赖,是因为实质对是实体内部的规定,而可比性是实体外部的规定;而实现原则和完整性的依赖,则是因为实现原则是确定发生金额的时间,而完整性原则确定发生金额的全部项目。从而,实质对与可比性原则,实现原则与完整性原则之间具有一定的相互依赖性。
拓展: 在四项会计假设的基础上,还有另外两项假设,即相对定价原则(Historical Cost Principle)和财务报告原则(Financial Reporting Principle)。相对定价原则是指在会计利润计算和财务报表编制中,以发生单位的相对价格计量,而不是以实际价格计量。财务报告原则是指企业应及时准确的向其会计用户或股东披露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便于用户或股东及时充分的了解企业的实际财务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