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合并成本法调为权益法

2023-08-14 10:13 来源:网友分享
708
企业合并有两种处理方法:成本法和权益法,成本法不考虑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状况和未来盈利能力,而权益法则能够更好地反映投资企业的经济利益,购买法是另外一种会计处理方法,需要对被投资企业的资产和负债进行公允价值调整。

企业合并成本法调为权益法

企业合并成本法和权益法是两种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主要用于处理企业投资和合并的问题。

合并成本法是指投资企业在投资时,将支付的投资成本与被投资企业的净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作为商誉计入资产负债表,后续不提供折旧或摊销。如果被投资企业分配的利润超过投资成本,投资企业需要将超出部分计入投资收益。如果被投资企业分配的利润少于投资成本,投资企业需要将差额计入投资损失。

权益法则是指投资企业在投资时,将支付的投资成本与被投资企业的净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作为商誉计入资产负债表,后续提供折旧或摊销。如果被投资企业分配的利润超过投资成本,投资企业需要将超出部分计入投资收益。如果被投资企业分配的利润少于投资成本,投资企业需要将差额计入投资损失。

企业合并成本法调为权益法的主要原因是,合并成本法不能准确反映投资企业的经济利益。因为合并成本法只考虑了投资成本,而忽视了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状况和未来盈利能力。而权益法则能够更好地反映投资企业的经济利益,因为它考虑了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状况和未来盈利能力。

拓展知识:在企业合并中,还有一种被称为购买法的会计处理方法。购买法是指投资企业在投资时,将支付的投资成本与被投资企业的净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作为商誉计入资产负债表,后续提供折旧或摊销。如果被投资企业分配的利润超过投资成本,投资企业需要将超出部分计入投资收益。如果被投资企业分配的利润少于投资成本,投资企业需要将差额计入投资损失。购买法与权益法的主要区别在于,购买法需要对被投资企业的资产和负债进行公允价值调整,而权益法则不需要。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文章
  • 电商平台公司会计科目
    电商平台公司会计科目有哪些?按照小编老师的经验,作为电商行业的企业在财务处理中同样也会涉及到的相关的会计科目入账核算,不同业务需要设置不同的会计科目来做账,比如说主营业务收入则是可以通过银行存款和主营业务收入入账,应纳税部分则是通过应交税费的科目核算;更多关于电商公司会计科目的相关介绍资料都在这里,欢迎你们来阅读下述文章学习,对你们理解肯定有用的。
    2025-04-15 10
  • 什么是财务部
    什么是财务部?对于很多学员来说,企业的财务部是企业管理架构中非常核心的部门,主要的职责就是负责企业资金的运作和经济活动的记录监督的。而财务部门中会设置很多财务会计的岗位,不同的财务岗位对应的职责和工作内容也是不同的,小编老师今天将会在下述内容中针对财务部的定义和岗位职责内容进行介绍,如果你们有兴趣的话欢迎你们来阅读下述文章,对你们理解学习肯定有所启发的。
    2025-04-16 15
  • 库存股票在哪里
    库存股票在哪里?通常来说,所谓的库存股票其实说的就是企业用来回购股民手中股票的股票,对于企业来说这既不是属于资产范畴,也不是属于负债范畴的。在会计实务中,针对库存股票的处理,大家可以通过设置库存股的科目来记录的,具体的记录方式可以采用借贷记账法,小编老师已经汇总好关于企业库存股票账务处理的相关知识给大家,欢迎你们来阅读下述文字,说不定对你们理解学习有所启发的。
    2025-04-23 4
  • 医院为什么不开收据
    医院为什么不开收据?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医院在收到费用的时候同样是需要依法开具纸质发票的或者对应的收据,因为这个是作为缴费者的缴费证明的。而大家在现实中如果发现医院收费了没有开具对应的收据,那么可能会存在几种情况的,比如说需要自行开具电子发票、还有就是自助交费后需要到对应的窗口单独开等等;更多关于医院不开具收据的相关原因知识,欢迎你们来阅读下述文章。
    2025-04-23 6
相关问题
  • 老师什么叫做权益法和成本法,为什么非企业合并用权益法,企业合并用成本法

    成本法与权益法。那成本法和权益法有什么区别呢? 一、成本法 1.1成本法的核算范围 那我们先看下成本法,成本法适用什么范围;成本法适用于对子公司也就是达到控制状态的投资,达到控制状态,对方就是我们的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意思也就是说成本法适用于达到控制状态下长投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 1.2成本法的核算特点 1、除取得投资时支付的价款或对价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外,投资企业应按照享有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确认当期投资收益。 这句话包含二个意思,一个是已宣告尚未发放的,买的时候就从长投中踢出来的做为应收股利的,另外一个是持有期间产生的投资收益,被投资单位说我要发放现金股利,投资企业要按你的持股比例确认投资收益,这时候,我们应该走一笔账:借:应收股利贷:投资收益; 在这里,成本法和权益法是有区别的,在权益法下,我刚买完,会有一个比较,然后权益法被投资单位实现利润的时候,人家没说分红呢,只是赚钱了,那在权益法下就有一笔分录,人家被投资单位说发放股利的时候,在权益法下又有一笔分录,而我们成本法下,买的时候没有调整这一说,就借:长期股权投资,花钱了就贷:银行存款;然后被投资单位说了要发放股利,宣告发放,那我们才做:借:应收股利贷:投资收益;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的时候,我们不做账;只有被投资单位说要发放现金股利了(发我们钱了),我们才做账; 2、投资企业在确认应分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后,应考虑长期股权投资是否发生了减值,出现减值情形,可回收金额低于长期股权投资面值的,应计提减值准备,借:资产减值损失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这块告诉我们,长投是可能发生减值的,如果确实发生了减值,该提减值提减值。用你的账面价和可收回金额去比较。 3、成本法下,子公司讲未分配利润或盈余公积转增资本,且未向投资方提供等值现金股利或利润的选择权时,投资方不确认相应的投资收益。也就是说,对方子公司那边只是说,未分配利润或盈余公积转增股本,没有说有等值的现金股利的选择权,没说给你发钱,没有给你发放等值现金的选择权;子公司没说给你发放现金股利的选择权,这个时候,投资方是不做账务处理的;不做相关的投资收益; 二、权益法 2.1 权益法的核算范围 权益法适用于合营企业(共同控制)的情况下,被投资单位是我们的合营企业;联营企业(重大影响),我们对对方是重大影响的时候,对方是我们的联营企业。 2.2权益法的特点 1、初始投资成本的调整 你刚刚取得的,一定有一个初始投资成本;例如: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贷:银行存款,例如你是花钱买的;在权益法下,长投是有二级账的;成本法下没有;初始做完,需要调一下,因为权益法有这个要求;拿什么和什么比呢?拿初始投资成本与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的份额做比较;可辨认就是指不含商誉的,净资产就是所有者权益,他的净资产的公允价值*我们的持股比例就是上句话中的份额的意思;是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公允价的份额,如果我们花的钱多,意思是我们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所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体现的是商誉,在个别账上不做调整,商誉在合并报表中体现; 如果小呢,意思是我们花的钱少,我们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所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净资产公允价的份额,要补差,差额记营业外收入,分录就是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贷:营业外收入;差多少增多少;在这我们看一下,净资产就是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可辨认净资产=净资产-商誉;在这里面,如果资产或负债变动了,对所有者权益是有影响的,权益法下的总体一个思路就是被投资单位的所有者权益总额只要一发生变化,我们投资公司这边就得跟着调账; 2、投资损益的确认 在权益法下,只要被投资单位实现利润或亏损,因为利润或亏损会影响所有者权益,我们刚说完,在权益法下,只要对方所有者权益一变化,投资方的账务就得跟着调整。假设,赚钱了,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贷:投资收益(对方实现的利润*我们的持股比例);在此,我强调下,在成本法下,成本法下没有这个分录,被投资单位实现利润我们是不做账的,只有被投资单位说发放现金股利我们才做账;借:应收股利贷:投资收益;如果说权益法下过一段说发放现金股利,我们怎么做账呢?借:应收股利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看对方宣告发放多少股利,然后乘以我们的持股比例;注意一下,在此贷的是长期股权投资的损益调整,不是投资收益了。这是权益法下的整体思路。但是,问题来了,我们在做前面第一笔分录的时候,借:长投—损益调整,贷:投资收益,这个金额是被投资公司实现的利润*我们的持股比例,可是这个利润应该是按照我们买的时候那个公允价为基础实现出来的利润,而被投资单位自己做的这个利润是以账面价值计算出来的利润,所以,他的这个利润我们不能直接用,我们还得调整。 总之,只有明白了成本法与权益法核算的特点,在做合并抵消的时候,才能对模拟权益法有更深刻的理解。因为我们在编制合并报表的时候,大部分都是先对长投进行模拟权益法,然后再去抵消。

  • 企业合并为什么要把成本法转成权益法

    您好,企业合并是成本法。合并要是原来的持股比率达到控制就是成本法。后续卖了股权,达不到控制的,就要变成权益法。

  • 老师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可以分为权益法和成本法。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也可以分为权益法和成本法。对不?

    嗯对,是这个意思的,您好

  • 日常核算成本法,转成合并报表要按照权益法调整。是适用于所有的类型吗?有没有日常核算权益法,转成合并报表权益法,或者日常核算成本法,合并报表成本法,或者日常核算权益法,合并报表权益法?

    你好,日常核算成本法,转成合并报表要按照权益法调整。是适用于所有的控股类型

  • 权益法转成本法,为什么没有形成同一控制企业合并?

    同一控制合并,一定是要有一个最终的控制方,你这个权益法之前有没有构成合并呀?没有一个最终的控制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