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减值后的固定资产怎么提折旧

2024-08-01 13:08 来源:网友分享
177
每一个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都可能会拥有大量的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会不断的将价值转移到生产出来的产品当中,也就是说固定资产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肯定会发生一些减值。那么发生减值后的固定资产怎么提折旧呢?

发生减值后的固定资产怎么提折旧

在固定资产发生减值后,企业需要重新计算其账面价值,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后续的折旧计提。具体步骤如下:‌

重新计算账面价值: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应更新为成本减去累计折旧和累计减值准备后的金额。‌

选择折旧方法:企业应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以及企业的会计政策选择合适的折旧方法。常见的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

调整折旧计提:基于更新后的账面价值,企业需要调整每期的折旧计提额。如果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或经济环境的预期消耗方式有重大改变,应相应调整折旧方法。

确保合规性:所有折旧计提应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进行,确保准确性和合规性。这包括正确记录折旧计提的会计分录,并及时更新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和相关信息。

总之,固定资产减值后的折旧计提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会计问题,企业需要充分理解相关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要求,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判断和处理。

发生减值后的固定资产怎么提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有哪些?

1、年限平均法

特点是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的折旧额是相等的。

2、工作量法

即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应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3、双倍余额递减法

一般应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值平均摊销。

4、年数总和法

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

以上详细介绍了发生减值后的固定资产怎么提折旧,也介绍了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有哪些。发生减值后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步骤主要包括重新计算账面价值、选择折旧方法、调整折旧计提、确保合规性。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主要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文章
  • 利息应计入什么科目
    利息应计入什么科目?对于企业收到利息收入的会计科目的处理,小编老师认为应当是需要根据利息收入的具体类型来做账的,如果利息是企业主营业务范畴之内的,那么则是可以通过主营业务收入的科目核算的;如果不是,那么在会计科目上则是可以通过财务费用的科目来做账的;因此,想要学习更多关于利息收入入账科目的知识,都是可以来阅读下述文章试试,希望对你们理解有所启发的。
    2025-02-14 5
圈子
热门帖子
  • 会计交流群
  • 会计考证交流群
  • 会计问题解答群
会计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