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折旧怎么记账

2024-08-02 19:16 来源:网友分享
385
每一个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都会拥有大量的资产,每一种资产在使用的过程中都可能会产生出很多的贬值和磨损,所以每一种资产都需要及时的进行折旧,特别是固定资产,更是需要每当会计期末的时候计提折旧。那么资产折旧怎么记账呢?

资产折旧怎么记账

折旧的会计分录做法如下:

1、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

借:制造费用(计提生产固定资产折旧时)

管理费用(计提行政管理部门固定资产折旧时)

销售费用(计提销售部门用固定资产折旧时)

在建工程(计提工程固定资产折旧时)

研发支出(计提研发的固定资产折旧时)

其他业务成本(计提经营租出固定资产折旧时)

贷:累计折旧

2、清理固定资产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固定资产而使其损耗导致价值减少仅余一定残值,其原值与残值之差在其使用年限内分摊。企业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应通过“累计折旧”、“固定资产”等科目核算。

资产折旧怎么记账

折旧的计提方法有哪些?

计提折旧的方法包括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

平均年限法:‌这种方法假设固定资产在它的有效经济寿命内其损耗是均匀的,‌因此,‌折旧费用在每个会计期间是固定的。‌计算公式为月折旧额 = 原值 * 月折旧率,‌其中月折旧率 = (1 - 净残值率) / 使用年限 * 12。‌

工作量法:‌根据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来计提折旧,‌适用于那些使用强度会影响其价值损耗的资产。‌基本计算公式为:‌每一工作量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值 * (1 - 净残值率) / 预计工作总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 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 * 每一工作量折旧额。‌

双倍余额递减法:‌这种方法不考虑固定资产的净残值,‌而是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余额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来计算折旧。‌计算公式为:‌年折旧率 = 2 / 预计使用年限 * 100%;‌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账面净值 * 月折旧率。‌

年数总和法:‌这种方法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减低的分数来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计算公式为:‌年折旧率 = 尚可使用年数 / 预计使用年限的年限总和;‌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值 - 预计净残值) * 月折旧率。‌

这些方法的选择取决于企业的具体需求和资产的特性,‌同时也受到国家相关法规的影响。‌

以上详细介绍了资产折旧怎么记账,也介绍了折旧的计提方法有哪些。资产折旧的记账方式具体如本文所讲。折旧的计提方法主要包括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希望每一个单位的会计人员都能够掌握资产折旧的记账方法和具体的折旧计提方法。‌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文章
  • 什么是高适用税率
    什么是高适用税率?对于高适用税率的使用场景,这个需要特定的情况下才可以使用的,往往会和纳税人的收入类型、金额以及特定的税务有关;根据小编老师的理解,高适用税率一般会在纳税人有高收入的情况、特定类型的收入以及不符合税收优惠政策的情况,这些情况下纳税人就需要采用高适用税率来计税的;相关的内容小编老师建议你们可以来阅读下述文字,希望对你们理解学习有所启发的。
    2025-04-10 12
  • 什么凭证货款暂欠
    什么凭证货款暂欠?在财务领域中,所谓的凭证货款暂欠说的就是企业交易中因为某些原因没有及时支付的账款,这个时候卖方则是会提供一个凭证,这个凭证约定在未来某个时间点上支付相关的账款,这个凭证就是凭证货款暂欠。而能够造成这种凭证的原因有很多种的,小编老师将会在下述文章中进行一一介绍的,如果你们对此内容有兴趣的话,欢迎你们来阅读学习,对你们理解肯定有用的。
    2025-04-16 8
  • 假询证函有什么后果
    假询证函有什么后果?很多新手学员们对于这个概念不是很了解的,首先询证函一般指的就是审计单位为了获取到相关信息,而以被审计人的名义向被询证人发出的一种声明的,这种声明发出去后就具备了一定的法律效力。因为如果有人造价询证函的后果一般会分为两种的,分别是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的。小编老师也将会在下述文章中对此造假询证函后果的内容进行介绍的,希望对你们理解有所启发的。
    2025-04-18 9
  • 老板为什么要懂财务
    老板为什么要懂财务?通常来说,企业老板作为企业的掌舵人,需要了解企业方方面面的事情,其中财务数据就是老板非常重视的一个板块;所以老板肯定是多少懂一些财务方面的知识,才能更为有效的合规经营、才能让财务管理越来越规范,才能获取到真实的财务数据,对自己的决策有所依据;如果大家还想学习更多关于老板懂财务用途的相关知识,欢迎你们来阅读下述文章学习。
    2025-04-23 2
相关问题
圈子
  • 会计交流群
  • 会计考证交流群
  • 会计问题解答群
会计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