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项发票开错超过认证期可以红字冲回吗

2019-04-12 14:34 来源:网友分享
2371
日常工作中,大多数会计人员是谈“税”色变,如果再碰到涉税的特殊情况,更是无所适从!其实这种担心是完全没必要的,国家税务总局一直是根据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修正相关规定。今天小编要带大家了解的是进项发票开错超过认证期可以红字冲回吗?

进项发票开错超过认证期可以红字冲回吗

答:进项发票开错且超过认证期现在是可以红字冲回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从国家税务局发布的公告中,我们是可以知道其中的变化的。国家税务总局在2015年第19号公告《关于全面推行增值税发票系统升级版有关问题的公告》第五条中明确规定:一般纳税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以下统称专用发票)后,发生销货退回、开票有误、应税服务中止以及发票抵扣联、发票联均无法认证等情形但不符合作废条件,或者因销货部分退回及发生销售折让,需要开具红字专用发票的,且专用发票尚未交付购买方或者购买方拒收的,销售方应于专用发票认证期限内在增值税发票系统升级版中填开并上传《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信息表》。而2016年5月1日营改增行业试点,以及因专用发票抵扣电子操作方式改变的情形下,国家税务总局在2016年第47号公告中及时的修订了这一规定:销售方开具专用发票尚未交付购买方,以及购买方未用于申报抵扣并将发票联及抵扣联退回的,销售方可在新系统中填开并上传《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信息表》。(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19号)第五条、附件1、附件2同时废止。可以看出国家税务总局在2016年第47号公告中删除“专用发票认证期限内”这一时间范围的关键词语的同时,废止了2015年第19号公告第五条、附件1和附件2,说明政策规定已经在放宽,“是否在认证期限内”已经不再是开具红字发票的必要条件。

 进项发票开错超过认证期可以红字冲回吗

已认证进项发票如何红字冲回

取得专用发票认证通过后发现开票有误的:1、取得的专用发票已用于申报抵扣的,由购货方在增值税发票管理新系统中填开并上传《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信息表》,在填开《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信息表》时不填写相对应的蓝字专用发票信息,应暂依《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信息表》所列增值税税额从当期进项税额中转出,待取得销售方开具的红字专用发票后,与《信息表》一并作为记账凭证;2、取得专用发票未用于申报抵扣、但发票联或抵扣联无法退回的,同上,由购货方在增值税发票管理新系统中填报 《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信息表》,不同的是这里需要填写相对应的蓝字专用发票信息。

    关于上述内容“进项发票开错超过认证期可以红字冲回吗?”,大家都理解了吗?通过国家税务总局公告的对比解读,是不是这样更能解决工作中碰到的疑惑情况呢?所以跟着小编一起充电吧,不再做一个只会做基础工作处理的会计人员!如果还有其他问题需要咨询,请直接在线与我们联系!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文章
  • 报考会计中级有什么要求
    报考会计中级有什么要求?我们都知道想要报名参加国内中级会计师的考虑,考生自己也是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才可以的,比如说要求考生具备大专及以上的学历才可以,在从事会计经验上则是还需要考生满足从事会计工作的一定年限的,这个工作年限的要求则是和考生的学历有关,学历越高的则是要求年限越低;小编老师已经整理好更多关于中级会计师考试的信息给大家,欢迎你们来阅读下述文章试试。
    2025-01-19 15
  • 零税率发票什么意思
    零税率发票什么意思?根据小编老师的理解,所谓的零税率发票其实多数指的就是那些可以免征税的发票,这种情况在从事农业产品销售中是比较常见的,因为税法规定从事农业产品销售自产的可以享受免征增值税的优惠福利;但是在发票类似上零税率发票是不可以开专用发票的,一般都是开普通发票的;关于零税率发票的其他介绍资料,小编老师已经整理好给大家,欢迎你们来阅读学习。
    2025-01-20 12
  • 财务报表分析一般需要分析哪些内容
    财务报表分析一般需要分析哪些内容?通常来说,财务报表的分析对于财务人员来说都是必备的财务技能,因为财务报表分析可以作为财务报告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作为企业经营者或者投资者用来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判断依据的;一般针对财务报表的分析会有六个方面的,分别是资产负债表分析、利润表分析、现金流量表以及其他的方面分析,相关的介绍资料欢迎你们来阅读下述文章试试。
    2025-01-21 15
  • 印花税什么时候缴纳
    印花税什么时候缴纳?按照印花税的相关条例的规定,企业如果有发生购销行为的合同或者协议,那么按理都是需要依法缴纳印花税的;而按照惯例企业印花税一般都是采用季度缴纳的方式,企业纳税人在每个季度结束之后的十日内通过当地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的;关于企业印花税纳税的时间以及具体的法律依据知识,小编老师倒是建议你们可以来阅读下述文章,对你们理解学习有所启发的。
    2025-01-22 9
相关问题
圈子
热门帖子
  • 会计交流群
  • 会计考证交流群
  • 会计问题解答群
会计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