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合同印花税的计税基数
具体规定如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技术合同包括技术开发、转让、咨询、服务等合同.如果采取查实征收的征收方式,根据技术合同按所载金额万分之三贴花.
对于含有增值税的技术合同,凡能将价款、税金划分清楚的,按扣除增值税后的余额贴花,划分不清的,按全部合同金额贴花,无合同暂不征收印花税.
而在实际经济活动中,购销合同中的"购销金额"有的包括增值税税金,有的不包括.对这一问题分两种情况处理:
(一)按合同金额计征印花税的情形:
1.如果购销合同中只有不含税金额,以不含税金额作为印花税的计税依据;
2.如果购销合同中既有不含税金额又有增值税金额,且分别记载的,以不含税金额作为印花税的计税依据;
3.如果购销合同所载金额中包含增值税金额,但未分别记载的,以合同所载金额(即含税金额)作为印花税的计税依据.
(二)核定征收印花税的情形:
1 .直接以纳税人账载购销金额作为印花税的计税依据,而不论其是否包含增值税税金.
具体要咨询当地税务部门,各地标准不同.
印花税在我国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行为税,印花税因在应税凭证上粘贴印花税票为标志,购销合同在交易过程中是比较普遍的,那么,购销合同中印花税的计税依据是怎样的呢?接下来,律师365小编就购销合同印花税计税依据整理了相关资料.
印花税的定义:
印花税是对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设立、领受具有法律效力的凭证的行为所征收的一种税.因采用在应税凭证上粘贴印花税票作为完税的标志而得名.印花税的纳税人包括在中国境内设立、领受规定的经济凭证的企业、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军事单位、社会团体、其他单位、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个人.
购销合同印花税计税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规定,印花税由纳税人根据税法规定,自行购买印花税票,自行贴花,完成纳税义务.对于购销合同,是按照购销金额乘以印花税率万分之三计算,按月申报缴纳.
1、如果购销合同中只有不含税金额,以不含税金额作为印花税的计税依据;
2、如果购销合同中既有不含税金额又有增值税金额,且分别记载的,以不含税金额作为印花税的计税依据;
3、如果购销合同所载金额中包含增值税金额,但未分别记载的,以合同所载金额(即含税金额)作为印花税的计税依据
印花税的计税依据:
1、购销合同的计税依据为购销金额.
2、加工承揽合同的计税依据为加工承揽收入.
3、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的计税依据为收取的费用.
4、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的计税依据为承包金额.
5、财产租赁合同的计税依据为租赁金额.
6、货物运输合同的计税依据为运输费用,但不包括装卸费用.
7、仓储保管合同的计税依据为仓储保管费用.
8、借款合同的计税依据为借款金额.
9、财产保险合同的计税依据为保险费收入.
10、技术合同的计税依据为所载金额.
11、产权转移书据的计税依据为所载金额.
12、营业帐簿税目中记载资金的帐簿的计税依据为"实收资本"与"资本公积"两项合计金额.其他帐簿的计税依据为应税凭证件数.
14、权利、许可证照的计税依据为应税凭证件数.
计算公式:应纳税额=应税凭证计税金额(或应税凭证件数)*适用税率(单位税额)
关于采购合同印花税的计税基数内容就讲到这,小编最后提醒各位,购销合同印花税的计税依据是法定的,并且其具有灵活性,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合同,根据其相应的合同金额缴纳不同比例的印花税额度,同时,在法律上来讲,只要购销合同成立,就应该缴纳相应的印花税,而不考虑该合同有没有实际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