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年数总和法有哪些

2019-05-13 16:00 来源:网友分享
2897
企业用到的各种办公家具、拥有的电脑等电子设备、车辆等等都是属于固定资产,固定资产不可能永远维持当初购买时的价值,会计每个月都需要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年数总和法有哪些?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年数总和法有哪些

  年数总和法是指按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总额和某年尚可使用年数占各年尚可使用年数总和的比重(即年折旧率)计提折旧的方法。各年尚可使用年数总和(简称年数总和),是一个以预计使用年限为通项,初项和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其年折旧率和年折旧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折旧年限-已使用年数)/(折旧年限×(折旧年限+1)÷2)×10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年折旧率

  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体现了会计的谨慎性原则。

  例题:有一台设备,原值78000元,预计残值2000元,预计可用4年,试用年数总和法计算每年折旧额。

  年数总和=1+2+3+4=10

  第一年=(78000-2000)??(4/10)=30400

  第二年=(78000-2000)??(3/10)=22800

  第三年=(78000-2000) (2/10)=15200

  第四年=(78000-2000)??(1/10)=7600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年数总和法有哪些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和不计提折旧的范围有哪些

  一、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范围:

  (1)房屋建筑物;

  (2)在用的机器设备、食品仪表、运输车辆、工具器具;

  (3)季节性停用及修理停用的设备;

  (4)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和以融资租赁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二、不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范围:

  (1)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的固定资产;

  (2)以前年度已经估价单独入账的土地;

  (3)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

  (4)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和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年数总和法有哪些?要是固定资产提前报废了或是到了折旧年限依然完好可以继续使用,会计也需要及时做账务上的调整。在实际工作中处理这些问题感觉比较吃力,不知道怎么做可以来问问会计学堂老师解决的方法。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问题
  • 固定资产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怎么算?

    您好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数/年数总和×10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年折旧率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 月折旧率

  • 年数总和法按年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如何计算

    你好: 咱们是有具体的题目嘛?便于老师给咱们罗列具体的年数总和法计算。

  • 固定资产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的做法是怎么做?

    假如折旧5年,第一年计提:5/(1+2+3+4+5),第二年:4/(1+2+3+4+5),

  • 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有哪些

    平均年限法(一): 月折旧率=(1-净残值率)/使用年限*12 月折旧额=原值*月折旧率 平均年限法(二) 月折旧率=月折旧额/(原值-净残值) 月折旧额=(原值-累计折旧-净残值)/(使用年限-已计提月份) 工作量法:工作量发是根据实际的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基本计算公式为: 每一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净残值率)/预计工作总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每一工作量折旧额 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余额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为: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其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以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净残值)平均摊销。系统将根据该固定资产预计使用月份和已计提折旧月份两项的内容,自动判断剩余使用期间,如剩余使用期间为12-24个月时(取决于折旧年限是否为整年,如为整年是24个月,如不为整年,会在12与24个月之间),计提折旧的金额会按照规定方法重新计算。 年数总和法:年数总和法又称合计年限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的减低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这个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

  • 计提折旧的年数总和法有哪些公式

    您好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数/年数总和×10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年折旧率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 月折旧率

圈子
热门帖子
  • 会计交流群
  • 会计考证交流群
  • 会计问题解答群
会计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