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扣进项税额需要防范涉税风险有哪些
从实务角度看,尽管一些纳税人取得了合法有效的扣税凭证,并且取得进项税额的项目也不属于《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的不允许抵扣的范围,但是一些特定行为差错仍然会造成不允许抵扣这些进项税额。
一、取得属于虚开的增值税扣税凭证。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人善意取得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处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0〕187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人取得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处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7〕134号)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人取得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处理问题的通知〉的补充通知》(国税发〔2000〕182号)中涉及虚开发票的有关规定,纳税人如果依据虚开的增值税扣税凭证申报抵扣进项税额,不仅要补缴已经抵扣的税款和加收滞纳金,而且还可能要按照偷税处理并加处罚款。因此,纳税人如果取得属于虚开的增值税扣税凭证,仍然不能申报抵扣进项税额。
二,未按规定时限认证扣税凭证或抵扣进项税额。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增值税扣税凭证抵扣期限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税函〔2009〕617号
)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未按期申报抵扣增值税扣税凭证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78号)的规定,在两种情况下不能抵扣进项税额,一是没有按期认证或采集上报信息的扣税凭证,不能申报抵扣进项税额;二是对已经认证或已采集上报信息的扣税凭证,如果是由于规定的客观原因之外的其他原因,造成未按期申报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也不允许申报抵扣。
三、不符合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管理要求。根据《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当按照销售额和增值税税率计算应纳税额,不得抵扣进项税额,也不得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一般纳税人会计核算不健全,或者不能够提供准确税务资料的;应当申请办理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而未申请的。因此,纳税人如果不符合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这些管理要求,那么取得的所有扣税凭证全部都不允许抵扣进项税额。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不动产已抵后转规定风险提示
已抵扣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发生本办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不得抵扣情形的,按照净值计算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
提示:二十七条第(三)项规定,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不包括固定资产),其进项税不得抵扣。
购进货物,文件明确不包括固定资产,即在产品、产成品发生非正常损失时,相关固定资产的进项税不需按照上述公式转出。实际上,无形资产和不动产也应是同样的情况,否则因部分在产品、产成品的非正常损失,就将所有的相关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不动产进项税转出,明显是不合理的。
抵扣进项税额需要防范涉税风险有哪些由会计学堂整理,其事细细划分有五类情况,全面营改增后,这方面的风险就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