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有什么讲究?

2019-05-05 21:03 来源:网友分享
1440
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是做哪些工作呢,因为前后的政策变化,一些业务就需要考虑时间上的跨度是否在此期间内,这是一个基本事实,本文会说说两类情况,但实际处理还是考会计自己的评断。

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有什么讲究

在这种情况下,应当分别两种情形:

①法律或行政法规、规章要求改变会计政策的同时,也规定了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办法,这时应当按照规定的办法进行。

如果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无论是属于法规、规章要求而变更会计政策,还是因为经营环境、客观情况改变而变更会计政策,都可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会计处理。

②国家没有规定相关的会计处理办法,则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

由于经济环境和客观情况的改变而变更会计政策,以便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更为可靠、更为相关的会计信息,则应当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

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有什么讲究?

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有什么区别

1.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会计政策的行为。比较常见的会计政策变更有:坏账损失的核算在直接转销法和备抵法之间的变更、外币折算在现行汇率法和时态法或其它方法之间的变更等。

会计估计变更,是指由于资产和负债的当前状况及预期未来经济利益和义务发生了变化,从而对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或资产的定期消耗金额进行的重估和调整。

2.会计估计变更都牵涉到数字,例如将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由19年改为15年,而会计政策变更是对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为另一种会计政策的行为,例如将短期投资计价方法由成本法改为成本与市价孰低法。

3.根据会计确认、计量基础和列报项目所选择的、为取得与资产负债表项目有关的金额或数值(如预计使用寿命、净残值等)所采用的处理方法,不是会计政策变更,而是会计估计变更。

4.以列报项目是否发生变更作为判断基础。《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规定了财务报表项目应采用的列报原则。一般地,对列报项目的指定或选择是会计政策,其相应的变更是会计政策变更。

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有什么讲究,这些方法其实都是针对一些具体的情况才能真实地起到作用,除此以外,你要了解预估有政策变更和已经发生政策变更的不同之处。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问题
  • 什么是会计政策变更?上市公司对会计政策变更,有哪些主要的处理方法?

    会计政策变更 对于会计政策变更,企业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 1.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要求变更的情况下,企业应当分别以下情况进行处理:(1)国家发布相关的会计处理办法,则按照国家发布的相关会计处理规定进行处理;(2)国家没有发布相关的会计处理办法,则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 2.会计政策变更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的情况下,企业应当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将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调整列报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余额和列报前期披露的其他比较数据也应当一并调整。

  • ​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政策变更怎么处理

    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政策变更应根据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处理。如果会计估计变更,应按照会计准则要求的会计报告期间的会计政策进行重新计算,并在此期间的会计报表中反映出变更后的会计估计值。如果会计政策变更,则应采用会计准则规定的会计政策,将变更带来的影响纳入会计报表,并详细记录会计政策变更的原因、类型、内容等。 举个例子,若一家公司原会计政策采用LIFO法(先进先出法),但现将会计政策变更为FIFO(先进后出法),则应在变更的会计报表期间重新计算其存货成本,并在该期间的会计报表中反映出变更后的存货成本,并在会计报表的脚注中详细记录会计政策变更的原因、类型、内容等情况。

  • 会计政策变更会计处理

    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国家没有规定相关的会计处理办法,则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

  • 会计政策变更是采用什么方法进行会计处理的

    会计政策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

  • 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政策变更有什么区别?会计政策变更可以举例说明吗?

    会计政策的变更是指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者事项由原来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会计政策的行为。   会计估计变更是指由于资产和负债由于当前状况以及预期经济利益和义务发生了变化,从而对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或资产的定期消耗金额进行调整。

圈子
热门帖子
  • 会计交流群
  • 会计考证交流群
  • 会计问题解答群
会计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