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原来的固定资产折旧手工折旧,年限错误,已经计 问
1. 计算固定资产当前账面价值:先确定固定资产截至目前的账面价值,即固定资产原值减去累计折旧(错误年限下已计提的折旧),再减去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如果有)。 2. 重新确定剩余使用年限和净残值:结合固定资产实际情况,合理估计其剩余使用年限和净残值。比如考虑该资产的实际磨损程度、技术更新情况等因素。 3. 计算新的年折旧额:根据重新确定的剩余使用年限和净残值,用固定资产当前账面价值减去净残值后的金额,在剩余使用年限内进行平均分摊(假设采用直线法折旧)。公式为:年折旧额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 - 预计净残值)÷ 剩余使用年限。 4. 后续账务处理:在以后各期,按照新计算的折旧金额进行账务处理,借记“管理费用”“制造费用”等相关成本费用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答
老师,你好!就是之前多计提了工资也全部发放了,到12 问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答
老师,我们是一般纳税人,公司要注销,我已经把财务报 问
同学,你好 那你实收资本多转一点,够支付税金的 答
所得税汇算清缴年报时,有一个业务招待费纳税调增 问
您好,不需要账务处理,这就是调表不调账 答
企业所得税的《资产损失税前扣除及纳税调整明细 问
首先要留存好资产报废相关证明材料备查 答

负债类会计科目下,有“其他负债”的科目吗?
答: 负债类科目下,没有其他负债科目,具体的科目如下: 负债 1 2101 短期借款 贷 负债 1 2111 应付票据 贷 负债 1 2121 应付账款 贷 负债 1 2131 预收账款 贷 负债 1 2141 代销商品款 贷 负债 1 2151 应付职工薪酬 贷 负债 2 215101 应付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贷 负债 2 215102 应付福利费 贷 负债 2 215103 社会保险费 贷 负债 2 215104 住房公积金 贷 负债 2 215105 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贷 负债 2 215106 非货币性福利 贷 负债 2 215107 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 贷 负债 2 215108 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 贷 负债 1 2161 应付股利 贷 负债 1 2171 应交税金 贷 负债 2 217101 应交增值税 贷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负债 3 21710101 进项税额 贷 负债 3 21710102 已交税金 贷 负债 3 21710103 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 负债 3 21710104 减免税款 贷 负债 3 21710105 销项税额 贷 负债 3 21710106 出口退税 贷 负债 3 21710107 进项税额转出 贷 负债 3 21710108 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 负债 3 21710109 转出多交增值税 贷 负债 2 217102 未交增值税 贷 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 负债 2 217103 应交营业税 贷 咨询服务行业 负债 2 217104 应交消费税 贷 负债 2 217105 应交资源税 贷 负债 2 217106 应交所得税 贷 只要有利润就交 负债 2 217107 应交土地增值税 贷 负债 2 217108 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贷 全部企业 负债 2 217109 应交房产税 贷 负债 2 217110 应交土地使用税 贷 负债 2 217111 应交车船使用税 贷 负债 2 217112 应交个人所得税 贷 负债 2 217113 教育附加 贷 全部企业 负债 2 217114 地方教育发展费 贷 全部企业 负债 1 2176 其他应交款 贷 负债 1 2181 其他应付款 贷 负债 1 2191 预提费用 贷 负债 1 2192 应付利息 贷 负债 1 2201 待转资产价值 贷 负债 1 2211 预计负债 贷 负债 1 2301 长期借款 贷 负债 2 230101 本金 贷 负债 2 230102 利息调整 贷 负债 1 2311 应付债券 贷 负债 2 231101 债券面值 贷 负债 2 231102 债券溢价 贷 负债 2 231103 债券折价 贷 负债 2 231104 应计利息 贷 负债 1 2321 长期应付款 贷 负债 2 232101 应付融资租赁款 贷 负债 2 232101 具有融资性质的延期付款购买资产 贷 负债 1 2331 专项应付款 贷 负债 1 2341 递延税款 贷
负债类的会计科目,麻烦老师写一个,谢谢
答: 短期借款,预收账款,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其他应付款,应付股利,长期借款等,主要这些
报考2022年中级会计职称对学历有什么要求?
答: 报名中级资格考试,除具备基本条件外,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合同资产 和合同负债 是会计科目吗
答: 不属于会计科目,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财会[2017]22号)对原收入准则做了重大修订,其中新增了“合同资产”和“合同负债”的概念。本准则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