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心意
徐璐老师
职称: 中级会计师,初级会计师
相关问题讨论

1、净利润:该项目根据利润表净利润数填列。
2、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 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本期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发生额累计数。
3、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折旧为当期计提的折旧金额,根据累计折旧贷方发生额分析填列。
4、无形资产摊销:无形资产摊销为当期实际摊销的金额,根据累计摊销贷方发生额分析填列。
5、长期待摊费用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摊销为本期摊销的长期待摊费用,根据长期待摊费用贷方发生额分析填列。
6、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减:收益): 根据固定资产清理及资产处置损益明细账分析填列。
7、固定资产报废损失:根据固定资产清理及营业外支出明细账分析填列。
8、财务费用=利息支出-应收票据的贴现利息。
9、投资损失(减:收益) =投资收益(借方余额正号填列,贷方余额负号填列)。
10、递延税款贷项(减:借项) =递延税款(期末数-期初数)。
11、存货的减少(减:增加) =存货(期初数-期末数)。
12、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减:增加) =应收账款(期初数-期末数)+应收票据(期初数-期末数)+预付账款(期初数-期末数)+其他应收款(期初数-期末数)+待摊费用(期初数-期末数)-坏账准备期末余额。
13、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减:减少) =应付账款(期末数-期初数)+预收账款(期末数-期初数)+应付票据(期末数-期初数)+应付工资(期末数-期初数)+应付福利费(期末数-期初数)+应交税金(期末数-期初数)+其他应交款(期末数-期初数)。
2020-06-09 11:14:01

现金流量表计算公式: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额”=资产负责表中“货币资金”期末金额-期初金额。
现金流量表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损益表中“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按损益表中(“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计算的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参照前面计算方法得来))+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期初数-“应收账款”期末数)+(“应收票据”期初数-“应收票据”期末数)+(“预收账款”期末数-“预收账款”期初数)-当期计提的“坏账准备”。
现金流量表中“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损益表中“主营业务成本”+“其他支出支出”+资产负债表中“存货”期末价值-“存货”期初价值)+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参照前面计算方法得来))+(“应付账款”期初数-“应付账款”期末数)+(“应付票据”期初数-“应付票据”期末数)+(“预付账款”期末数-“预付账款”期初数)
现金流量表中“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资产负债表中“应付工资”期末数-期初数+“应付福利费”期末数-期初数(现在统一在“应付职工薪酬”中核算)+本期为职工支付的工资和福利总额。(包含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里面)
现金流量表中“支付的各项税费(不包括耕地占用税及退回的增值税所得税)”= 损益表中“所得税”+“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本期损益表中营业收入计算的各项税费)”
现金流量表中“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剔除各项因素后的费用:损益表中“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资产负债表中“累计折旧”增加额(期末数-斯初数)(也就是计入各项费用的折旧,这部分是没有在本期支付现金的)”-费用中的工资(已在“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中反映)。
现金流量表中“收回或支付投资所收到或支付的现金”= 资产负债表中“短期投资”初和各项长期投资科目的变动数。
现金流量表中“处置或购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它资产收到或支付的现金”= 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其他科目变动额(增加了计入收到的现金流量中,减少了计入支付的现金流量中)。
现金流量表中“分得股利,债券利息所收到的现金”= 损益表中“投资收益”本期发生额-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股利”期末数-期初数-“应收利息”期末数-期初数。
版权声明:
2019-05-31 16:28:40

https://www.acc5.com/download/detail_3177.html
这个表就是根据凭证自动生成的
2020-07-06 19:02:35

软件:设置好现金流量项目,录入凭证时一并录入,生动计算,手工编制比较复杂一些。
2019-03-21 14:28:48

一
确定主表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收入×(1+17%)+利润表中其他业务收入+(应收票据期初余额-应收票据期末余额)+(应收账款期初余额-应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初余额)-计提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期末余额
2、收到的税费返还
=(应收补贴款期初余额-应收补贴款期末余额)+补贴收入+所得税本期贷方发生额累计数
3.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营业外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业务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收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付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公式一)
具体操作中,由于是根据两大主表和部分明细账簿编制现金流量表,数据很难精确,该项目留到最后倒挤填列,计算公式是:
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公式二)
=补充资料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4+5+6+7) }
公式二倒挤产生的数据,与公式一计算的结果悬殊不会太大。
4.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成本+(存货期末余额-存货期初余额)〕×(1+17%)+其他业务支出(剔除税金)+(应付票据期初余额-应付票据期末余额)+(应付账款期初余额-应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初余额)
5.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应付工资”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应付福利费”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管理费用中“养老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成本及制造费用明细表中的“劳动保护费”
6.支付的各项税费
=“应交税金”各明细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应交款”各明细账户借方数+“管理费用”中“税金”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业务支出”中有关税金项目
即:实际缴纳的各种税金和附加税,不包括进项税。
7.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营业外支出(剔除固定资产处置损失)+管理费用(剔除工资、福利费、劳动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折旧、坏账准备或坏账损失、列入的各项税金等)+营业费用、成本及制造费用(剔除工资、福利费、劳动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其他应收款本期借方发生额+其他应付
二
确定
2021-03-23 15:39:15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精选问题
获取全部相关问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