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心意

许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中级会计师,经济师,审计师,税务师,资产评估师

2019-08-27 22:57

这个是按照摊余成本计量的呀。

小小晓 追问

2019-08-27 23:02

12月31日债权投资的帐面价值=摊余成本=计税依据,这理解对了吗?如果对,没有差异怎么还会减掉52.16呢?如果理解不对,请老师详细指出!

许老师 解答

2019-08-27 23:13

解析中的分录能看懂吧?等式是对的,可账面价值和摊余成本,不是一成不变的呀!52.16的话,就是一种调整呀,是都要调整的哦!

小小晓 追问

2019-08-27 23:24

图二的分录看得懂,题目问的是17年应交所得税。17年12月31日债权投资的帐面价值=摊余成本=计税依据=1095.44。17年所得税中债权投资没有暂时性差异的话,干嘛要减掉?

许老师 解答

2019-08-28 08:09

看题目条件,购买的是国债哦!国债所产生的利息收入,是免税的哦!账面价值等相等,但是,并不影响利息免税哦!

上传图片  
相关问题讨论
这个是按照摊余成本计量的呀。
2019-08-27 22:57:54
计税基础是2006年发布的《企业新会计准则》中提出的概念。它分为资产的计税基础、负债的计税基础两类内容。 通俗的说计税基础是指资产负债表日后,资产或负债在计算以后期间应纳税所得额时,根据税法规定还可以再抵扣或应纳税的剩余金额。分为资产计税基础和负债计税基础。 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即该项资产在未来使用或最终处置时,允许作为成本或费用于税前列支的金额。 资产的计税基础=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 某一资产资产负债表日的计税基础=成本-以前期间已税前列支的金额 如果有关的经济利益不纳税,则资产的计税基础即为其账面价值。从税收的角度考虑,资产的计税基础是假定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进行核算所提供的资产负债表中资产的应有金额。 以各种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初始确认时入账价值基本上是被税法认可的,即取得时其账面价值一般等于计税基础。 固定资产在持有期间进行后续计量时,会计上的基本计量模式是“成本-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会计与税收处理的差异主要来自于折旧方法、折旧年限的不同以及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 1、折旧方法、折旧年限产生的差异 2、因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产生的差异 账面价值=实际成本-会计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计税基础=实际成本-税收累计折旧 负债的计税基础与暂时性差异的理解 负债的计税基础 = 负债的账面价值 — 未来期间税法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 = 负债的账面价值中,未来不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 负债产生的暂时性差异=账面价值-计税基础 =账面价值-(账面价值-未来期间计税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税前扣除的金额)=未来期间计税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税前扣除的金额
2019-10-28 16:47:27
你好,同学 因为交易性金融资产计税基础,是按照初始成本计量,只要没卖,就不会变化,所以还是最初成本600
2024-02-08 10:25:10
你好 因为 债权的账面余额=债权投资-成本%2B利息调整等科目的合计的 。 而账面价值=账面余额-累计实际发生的减值准备 。当你们没有发生减值准备的时候 这个账面价值 就是等于计税基础的 。 该项债权投资的账面价值=1019.33×(1%2B5%)=1070.30(万元),因未计提损失准备,则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相等。 你看下答案是不是这个1070.3
2020-07-31 15:33:14
你好,不能扣除,永久差异,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相等
2022-07-14 16:14:01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精选问题
    相似问题
    举报
    取消
    确定
    请完成实名认证

    应网络实名制要求,完成实名认证后才可以发表文章视频等内容,以保护账号安全。 (点击去认证)

    取消
    确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