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心意

克江老师

职称,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税务师

2019-10-21 20:29

个税公式,根据工资表数据,生成个税,一般不能

上传图片  
相关问题讨论
个税公式,根据工资表数据,生成个税,一般不能
2019-10-21 20:29:14
你好 个税的公式是=ROUND(MAX((E3-5000)*5%*{0.6,2,4,5,6,7,9}-10*{0,21,141,266,441,716,1516},0),2) 序号、 姓名 、 应发工资、 应扣社保、应纳税所得额、个税等
2018-12-06 14:49:45
新个税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已预扣预缴税额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基本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其中:累计基本减除费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当前月份数计算。 4.留言为准-公式 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ROUND(MAX((C1-C2-C3-C4-C5-C6-C7-C8-C9-C10-C11-C12-5000×当前月份)*{0.03,0.1,0.2,0.25,0.3,0.35,0.45}-{0,210,1410,2660,4410,7160,15160},0),2)-C13  其中C1-C11代表单元格名称,具体内容: C1=本纳税年度累计税前工资; C2=本纳税年度累计免税收入; C3=本纳税年度累计三险一金的个人缴纳部分; C4=本纳税年度累计子女教育专项扣除(最多扣除1000元/月); C5=本纳税年度累计继续教育专项扣除(最多扣除400元/月); C6=本纳税年度累计大病医疗扣除(最多扣除5000元/月); C7=本纳税年度累计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专项扣除(最多扣除1000或1200元/月); C8=本纳税年度累计赡养老人支出纳入专项附加专项扣除(最多扣除2000元/月); C9=本纳税年度累计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不超过本人缴费工资计税基数的4%标准内的部分) C10=本纳税年度累计商业健康保险(除特殊情况外扣除200元/月) C11=本纳税年度累计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支出(按照当月工资薪金、连续性劳务报酬收入的6%和1000元孰低) C12=其他可扣除项目 C13=本纳税年度已预扣预缴税额
2018-12-28 14:11:20
你好,试试这个呢 =ROUND(MAX((A2-3500)*{0.03,0.1,0.2,0.25,0.3,0.35,0.45}-{0,105,555,1005,2755,5505,13505},0),2)
2018-07-06 11:12:20
你好,可以用VLOOKUP公式引用工资表的数据。
2020-07-22 16:39:18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精选问题
  • 行政单位收到代付项目资金,挂账一年以上未拨付会

    你好,其实这个在会计上本身没有什么问题,就看主管部门或者单位内部有没有别的要求?

  • 老师请问1月到2月的物业费已经计提了,在3月份付款

    3月的物业费在3月付款,这个不要计提

  • 工商年报中单位缴费基数怎么填写?是每个月人数*人

    你好,是的。你应该根据实际来正常来说就是你说的这样子,但是你要看一下每个月的基数是不是都是这么多。

  • 老师,选项B那里错了,长子甲的行为属于忘恩行为吧,不

    在该案例中,选项 B 错误,原因是此情形应适用法定撤销权,而非法定解除权。两者存在明显区别: 适用场景不同:法定解除权主要适用于合同关系中,当出现如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一方明确表示不履行主要债务等《民法典》规定的情形时,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而在赠与合同里,当受赠人出现忘恩行为,像严重侵害赠与人或其近亲属、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却不履行、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义务时,适用的是法定撤销权。本题中,长子甲获得房产后不履行赡养义务还对杨某拳脚相加,属于受赠人忘恩行为,符合法定撤销权的适用条件,并非法定解除权的适用场景。 法律后果不同:行使法定解除权的后果通常是使合同关系终止,对于已经履行的部分,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而行使法定撤销权后,赠与行为被视为自始无效,受赠人需返还受赠财产,赠与人可以要回赠与物 。 所以,本题中杨某应基于甲不履行赡养义务,行使法定撤销权要回房屋,而不是法定解除权。

  • 集成电路设计公司的掩膜版记入什么科目?

    您好,这个可以直接计入成本中

举报
取消
确定
请完成实名认证

应网络实名制要求,完成实名认证后才可以发表文章视频等内容,以保护账号安全。 (点击去认证)

取消
确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