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考过了,税一去年考过了,税务师剩余的四科想今 问
科目关联学习 税务师《财务与会计》和 CPA《会计》《财务成本管理》:前期可以先学习税务师的《财务与会计》,其涵盖会计和财管知识。因为您有中级基础,学起来会相对轻松。学完后,再针对性学习 CPA《会计》和《财务成本管理》中税务师没涉及或讲解不同的部分,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税务师 “三税” 和 CPA《税法》:税务师《税法(一)》《税法(二)》和《涉税服务实务》统称 “三税”,和 CPA《税法》关联度高。您已通过税一,可先学《税法(二)》,再学《涉税服务实务》,这两门能巩固和拓展税法知识。后续学习 CPA《税法》时,对比差异部分重点学习,能节省时间。 税务师《涉税服务相关法律》和 CPA《经济法》:后期学习税务师《涉税服务相关法律》,它内容广泛,学完后对法律体系有整体认识。接着学习 CPA《经济法》,补充和深化相关法律知识点。 学习时间分配 前期(1 - 4 个月):每天 3 - 4 小时时间,2/3 时间学税务师《财务与会计》,1/3 时间预习 CPA《会计》和《财务成本管理》中对应内容。同时,利用碎片化时间熟悉 CPA 和税务师的知识点框架。 中期(2 - 3 个月):重点学习税务师 “三税”,每天 3 - 4 小时中,2 小时学《税法(二)》,1 小时学《涉税服务实务》,剩下时间预习 CPA《税法》。周末可以总结本周知识点,做综合练习题。 后期(2 - 3 个月):学习《涉税服务相关法律》和 CPA《经济法》,每天 2 小时学《涉税服务相关法律》,1 小时学 CPA《经济法》,剩下时间复习前面学过的科目,做模拟题和真题,查漏补缺。 学习方法 梳理框架:每学完一个章节,梳理知识框架,清晰各知识点间的联系,方便记忆和运用。 对比学习:针对关联科目,对比不同考试教材中的差异点,重点掌握,避免混淆。 多做练习:通过做题巩固知识点,分析错题原因,总结答题技巧,提高应试能力。 答
老师,我们在京东上买东西,收款方是一家店。但是开 问
您好,这个是正常的,在不同店买的,就是不同的公司开 答
暂估收入需要交税吗?比如租房协议没谈好 但是实 问
需要 加税分开申报无票收入销售额 答
大陆搭高铁到香港的高铁票为何无法生成发票??大陆 问
你好因为高铁票本身就具有发票属性,可直接作为报销凭证。 答
老师,企业没有期初数据,现在才开始做账,前面交接会 问
你好,你拿一个空白的资产负债表,然后按照上面的项目一个个去盘点现有的数据,把盘点的数据作为期初数起账。 答

A公司欲在市场上购买B公司发行的债券,每张面值1000元,票面利率8%,每半年计息一次,5年到期。发行价格900元。A公司购买该债券持有到到期时的投资收益率是多少?A.5.32%B.10.83%C.10.63%D.11.68%怎么做出来的。
答: 你好,很高兴为你作答,稍等
1.某公司在2006年1月1日以925元价格购买一张面值为1000元的新发行债券,其票面利率8%,5年后到期,每年12月31日付息一次,到期归还本金。要求:2006年1月1日该债券投资收益率是多少。请详细内插法的计算
答: 您好 925=80×(P/A,i,5)+1000×(P/F,i,5),采用逐步测试法: 按折现率9%测试: V=80×3.8897+1000×0.6499 =311.18+649.90 =961.08(元)(大于925元,应提高折现率再次测试) 按折现率10%测试: V=80×3.7908+1000×0.6209 =303.26%2B620.90 =924.16(元) 使用插补法: 该债券的收益率为9.97%
一名会计如何让领导给你主动加薪?
答: 都说财务会计越老越吃香,实际上是这样吗?其实不管年龄工龄如何
长期债券投资和其它债券投资中的投资收益算法不一样吗?长期债券投资:投资收益是用面值利息减去溢价发行价格每年平均分摊的其他债券投资:投资收益是买入时实际支付价格乘以实际利率还是票面利率
答: 您好,是 乘以实际利率
1.甲投资者购买乙国债并持有至到期。乙国债为5年期债券,每份债券面值1000元,票面利率为4%,单利计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乙国债还有3年到期,当前价格1020元。
面值为1000元,按年分期付息的2年期债券,票面利率为8%,发行价格为950元,某投资者购买后准备持有至到期。求该债券到期收益率。
面值为1,000元按年分期付息的2年期债券,票面利率为8%,发行价格为950元,某投资者购买后准备持有至到期日。求该债券的到期收益率。
兴海国际公司发行公司债券,期限为5年,票面利率为10%,面值为1000元,债券为按年付息、到期还本,已知市场平均收益率为8%。请问:发行价格为1090元,投资者是否愿意购买?
1、某公司发行面值为200元的5年期零息债券。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为10%。如果现在该债券的发行价为60元/张,请问现在是否应该购买该债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