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心意

郭老师

职称初级会计师

2020-05-29 17:41

你好,你们是商贸出口吗?

朴素的寒风 追问

2020-05-29 17:57

生产企业

朴素的寒风 追问

2020-05-29 17:58

我们自己的工厂

郭老师 解答

2020-05-29 18:00

你是一般纳税人的吧。

朴素的寒风 追问

2020-05-29 18:19

是一般纳税人

郭老师 解答

2020-05-29 18:23

一、应纳税额为正数,即免抵后仍应缴纳增值税,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即没有可退税额(因为没有留抵税额)。此时,账务处理如下: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二、应纳税额为负数,即期末有留抵税额,对于未抵顶完的进项税额,不做会计分录;当留抵税额大于“免、抵、退”税额时,可全部退税,免抵税额为0。此时,账务处理如下:

借:应收补贴款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三、应纳税额为负数,即期末有留抵税额,对于未抵顶完的进项税额,不做会计分录;当留抵税额小于“免、抵、退”税额时,可退税额为留抵税额,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留抵税额。此时,账务处理如下:

借:应收补贴款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郭老师 解答

2020-05-29 18:23

你说的那个是外贸的算法的

朴素的寒风 追问

2020-05-29 18:26

我就想问下出口退税额怎么得出来的?

郭老师 解答

2020-05-29 18:29

分三个情况的
你看上面的公式就可以

上传图片  
相关问题讨论
你好,按照应纳税额退,差额部分形成免抵税额
2017-01-20 18:13:34
你好,你们是商贸出口吗?
2020-05-29 17:41:19
你好,无需结转
2016-06-30 18:20:42
你好,易方式为进料对口的不退税商品按内销征税.按出口销售额*13%
2022-02-17 11:13:21
一、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的核算 企业应在“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下增设“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专栏。 1.记录企业按照“通知”规定的退税率计算的出口货物的进项税抵减内销产品的应纳税额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2.对确因出口比重过大,在规定期限内不足抵减的,不足部分可按有关规定给予退税, 企业在实际收到退税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二、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 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实际)应退税额=当期免抵税额 其中:当期免抵退税额=出口产品离岸价+国家规定的该产品出口退税率 而“当期(实际)应退税额”应该怎样确定呢?它取决于当期期末“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的借方余额与计算出的“当期免抵退税额”的金额的比较,谁小取谁;但如果当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的余额在贷方,表示企业要实际缴税,就没有实际要退的税款了,这时“当期(实际)应退税额”等于零,“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就等于“当期免抵退额”。 “当期免抵退税额”即是“出口退税”的金额计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当期(实际)应退税额”计入“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
2020-02-26 12:12:09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精选问题
    最新问题
    举报
    取消
    确定
    请完成实名认证

    应网络实名制要求,完成实名认证后才可以发表文章视频等内容,以保护账号安全。 (点击去认证)

    取消
    确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