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心意

张艳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省会计领军人才,中级会计师,中级经济师

2020-08-05 10:31

您好

想问一下您公司是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纳税人?是否已经缴纳过增值税,如果缴纳过的话,当时分录是如何处理的?

会计学堂李老师 追问

2020-08-05 10:39

一般纳税人

张艳老师 解答

2020-08-05 10:43

您19年是否已经缴纳过增值税,如果缴纳过的话,当时分录是如何处理的?请上传一下分录,好吗?

会计学堂李老师 追问

2020-08-05 10:43

只有预缴增值税,就直接做的借:应交税费-预缴增值税,贷:其他应付款

会计学堂李老师 追问

2020-08-05 10:44

没有交过

张艳老师 解答

2020-08-05 10:44

去年只有预缴,还是实际需要交纳的增值税税额就是您说的预缴的数字呢?
还有,您公司发生了什么业务需要预缴增值税的?异地建筑吗?

会计学堂李老师 追问

2020-08-05 10:52

公司项目在外地,开票给甲方

张艳老师 解答

2020-08-05 10:55

那您既然开具发票了,那您会公司所在地是否申报缴纳过增值税吗?
还有这个发票的税额是否和预缴的增值税税款金额一致呢?

会计学堂李老师 追问

2020-08-05 11:03

是这样,项目所在地缴纳2%增值税,剩下的公司所在地进行进项抵扣

张艳老师 解答

2020-08-05 11:07

那就是说您公司机关所在地没有实际缴纳增值税了,那是否有进项税额期末留底税额呢?
您是不是想问去年年末增值税结转分录没有做,用不用做结转?还是?

会计学堂李老师 追问

2020-08-05 11:23

是的是的是的

张艳老师 解答

2020-08-05 11:25

做结转分录为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预缴增值税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
如果19年不做这笔分录的话,再启用2020年账套时,可以直接按各个明细科目的年末余额输入新账套里面。

上传图片  
相关问题讨论
增值税计提 借:应交税费-转出应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2021-08-09 10:34:03
您好 想问一下您公司是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纳税人?是否已经缴纳过增值税,如果缴纳过的话,当时分录是如何处理的?
2020-08-05 10:31:42
你好,增值税不需要计提 只需要结转就可以。
2020-07-28 19:06:27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2021-10-14 15:37:56
你好,没有区别之分,只有分录不一样。
2020-03-24 15:51:31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精选问题
  • 老师请问公司买茶叶送人,收到发票了,不过公司还没

    是的,就是那样做的

  • 我从厂家买设备1000块钱 ,我卖1300,我有进项发票13

    同学你好 税额一共要交多少呢

  • 我有个关于保证金的问题想咨询,当时支付保证金是

    收到保证金做当时支付保证金相反的分录

  • 老师,我们用的小企业会计准则,去年开的一张普通发

    你好,直接开负数发票,然后做红冲收入的分录就行

  • 怎么理解:营业成本+期间费用+本期存货增加额+本期

    这个等式是在特定财务背景下,对企业一定时期内经济活动的财务数据进行近似汇总的一个表达。我们可以逐一理解等式两边的项目: 等式左边: 1. 营业成本:指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的成本,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 2. 期间费用:指不能直接归属于某个特定产品成本的费用,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 3. 本期存货增加额:指期末存货价值相对于期初存货价值的增加量。 4. 本期固定资产增加额:指固定资产在一定时期内的增长量。 5. 无形资产增加额:指无形资产在一定时期内的价值增长。 这些项目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经营活动的成本、费用以及资产的增长情况。 等式右边: 1. 本期取得发票总额: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取得的所有发票的总金额,它通常与企业的采购、成本等经济活动相关。 2. 本期发放工资总额: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支付给员工的全部劳动报酬。 3. 本期折旧或摊销:指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的费用。 4. 本期海关进口额:指企业从海关进口的商品的总金额。 这些项目则代表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取得的经济资源的总额,以及因经济活动而产生的支出。 等式理解: 这个等式试图在总体上平衡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成本与收入(或可视为收入的来源)。左边代表了企业因经营活动而产生的成本和费用的增加,以及资产的增长;右边则代表了企业因采购、支付工资、折旧摊销等经济活动而取得或支出的经济资源。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个等式并不是一个严格的会计等式,而是一个近似的汇总表达,用于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内的经济活动情况。在实际应用中,各项数据的具体计算和调整可能需要根据企业的会计政策和具体情况进行。

举报
取消
确定
请完成实名认证

应网络实名制要求,完成实名认证后才可以发表文章视频等内容,以保护账号安全。 (点击去认证)

取消
确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