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心意

娜老师

职称CMA,中级会计师

2021-05-11 12:00

放管服”改革的三个方面各自独立但又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理解这场改革的三个维度。简政放权是“放管服”改革的前提条件,因为只有推进了政府权力和职能的取消、转移和下放,才能使政府监管的加强和政务服务的优化得以实施。反过来,如果政府无法放管结合,那么就会导致“放不下”的问题凸显,使简政放权难以有效推进。
首先,在“放管服”改革中,“放”的核心在于权力下放与跨部门授权,即厘清各级政府的职责边界,并推动政府职能向地方和基层部门、社会组织和市场等转移。目前各级政府都确定了权力清单与责任清单,并推动行政许可的法治化与透明化,避免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反复无常。
“放管服”改革意味着要转变至少三对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放管服”改革特别强调要重塑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要实现上级政府放得下与下级政府接得住,使一个愿放,一个能接,真正实现基层事务基层解决,减少政府体系内部的信息不对称和业务流程不畅。“放管服”改革十分关键的是要转变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更好地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避免政府过度干预市场,政府“看得见的手”伸得太长。当政府干预市场的职能减少以后,市场自身发挥作用的空间才会更大,并反过来倒逼政府进一步放权让利。最后,“放管服”改革也意味着要重塑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培育社会组织发育并承接政府职能。
其次,在“放管服”改革中,“管”的核心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使政府从过去以事前审批为主,转变为事中事后监管。过去政府部门热衷于事前审批,这类似于中国高考,对市场主体采取严进宽出的监管政策。这种监管模式反映了政府对市场和社会的高度不信任,因此往往采取事前审查的准入机制。但是,由于政府忙于事前审批,导致事中事后监管缺位,反而出现许多寻租和监管不到位的问题。对于平台经济等新兴业态的监管,政府的事前审批模式完全失灵,因为它们都很难达到这种监管机制的要求。
在加强和创新监管方面,政府部门主要着力推动商事制度改革,无论是多证合一、证照分离还是容缺审批,都是为了简化市场主体的进入程序,尽可能让更多的市场主体参与市场竞争。与此同时,通过企业信用联合惩戒、“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以及综合执法与联合监督,企业合规的成本降低,企业更加珍惜信用记录,并使政府敢于放手让市场发挥更大的作用。
最后,在“放管服”改革中,“服”意味着政务服务的创新与优化。至关重要的是明确政府是整体的和一体的,不应以各个部门的姿态来面对民众和企业。当民众习惯于网购以后,他们很难对政府部门的碎片化式服务感到满意。所以,优化服务意味着打破部门之间的边界和藩篱,使其真正成为一个整体的政府。与此同时,政府要进行业务流程再造,使办事程序和要求进一步精简,让民众与政府打交道变得更加“傻瓜式”。民众和企业不需要知道究竟是哪个部门为其办事,也不需要为了办事而费尽周折乃至成为办事的“专家”。

上传图片  
相关问题讨论
放管服”改革的三个方面各自独立但又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理解这场改革的三个维度。简政放权是“放管服”改革的前提条件,因为只有推进了政府权力和职能的取消、转移和下放,才能使政府监管的加强和政务服务的优化得以实施。反过来,如果政府无法放管结合,那么就会导致“放不下”的问题凸显,使简政放权难以有效推进。 首先,在“放管服”改革中,“放”的核心在于权力下放与跨部门授权,即厘清各级政府的职责边界,并推动政府职能向地方和基层部门、社会组织和市场等转移。目前各级政府都确定了权力清单与责任清单,并推动行政许可的法治化与透明化,避免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反复无常。 “放管服”改革意味着要转变至少三对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放管服”改革特别强调要重塑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要实现上级政府放得下与下级政府接得住,使一个愿放,一个能接,真正实现基层事务基层解决,减少政府体系内部的信息不对称和业务流程不畅。“放管服”改革十分关键的是要转变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更好地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避免政府过度干预市场,政府“看得见的手”伸得太长。当政府干预市场的职能减少以后,市场自身发挥作用的空间才会更大,并反过来倒逼政府进一步放权让利。最后,“放管服”改革也意味着要重塑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培育社会组织发育并承接政府职能。 其次,在“放管服”改革中,“管”的核心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使政府从过去以事前审批为主,转变为事中事后监管。过去政府部门热衷于事前审批,这类似于中国高考,对市场主体采取严进宽出的监管政策。这种监管模式反映了政府对市场和社会的高度不信任,因此往往采取事前审查的准入机制。但是,由于政府忙于事前审批,导致事中事后监管缺位,反而出现许多寻租和监管不到位的问题。对于平台经济等新兴业态的监管,政府的事前审批模式完全失灵,因为它们都很难达到这种监管机制的要求。 在加强和创新监管方面,政府部门主要着力推动商事制度改革,无论是多证合一、证照分离还是容缺审批,都是为了简化市场主体的进入程序,尽可能让更多的市场主体参与市场竞争。与此同时,通过企业信用联合惩戒、“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以及综合执法与联合监督,企业合规的成本降低,企业更加珍惜信用记录,并使政府敢于放手让市场发挥更大的作用。 最后,在“放管服”改革中,“服”意味着政务服务的创新与优化。至关重要的是明确政府是整体的和一体的,不应以各个部门的姿态来面对民众和企业。当民众习惯于网购以后,他们很难对政府部门的碎片化式服务感到满意。所以,优化服务意味着打破部门之间的边界和藩篱,使其真正成为一个整体的政府。与此同时,政府要进行业务流程再造,使办事程序和要求进一步精简,让民众与政府打交道变得更加“傻瓜式”。民众和企业不需要知道究竟是哪个部门为其办事,也不需要为了办事而费尽周折乃至成为办事的“专家”。
2021-05-11 12:00:31
好处,扩大企业影响,企业实力的一种表现。 坏处,认缴制下要几十年交足的
2019-01-14 19:51:56
1、就是四个行业如果销售额符合50%的比例,是可以享受加计抵减应纳税额的优惠政策。 2、对此行业的企业是直接利好,可以按进项税额的10%抵减应纳税额。
2019-04-17 16:06:04
个人理解的好处,就是可以将符合条件的一般纳税人转登记为小规模纳税人。其次就是一般纳税人如果符合小型微利企业的话,企业所得税有优惠政策。今年下发的减税降费政策都是针对小规模企业或小型微利企业的。
2019-09-04 11:08:45
你好,小型微利企业包含着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 小规模3%的普通发票可以免增值税,只要是小规模都可以享受这个政策,没有月度、季度的金额限制 开专票需要正常交税的, 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是根据销项减去进项缴纳的 税两费、小型微利企业都可以减半 企业所得税,小型微利企业利润100万以内的税率2.5%, 利润100万到300万之间的税率5% 处理不同的就是一般纳税人,他是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进项转出未交增值税等科目来做增值税 小规模的 如果需要交税,专票的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就用这一个科目来做就可以的,它的账务处理简单
2022-07-08 12:06:15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精选问题
    相似问题
    举报
    取消
    确定
    请完成实名认证

    应网络实名制要求,完成实名认证后才可以发表文章视频等内容,以保护账号安全。 (点击去认证)

    取消
    确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