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心意

@小张老师

职称中级会计师,初级会计师

2021-11-18 11:32

同学你好!
就是按正常的成本法转公允价值法的转换分录写哦!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转换日公允价值)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成本法核算时计入的累计折旧)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如果有的话)
 贷:投资性房地产 (原值)
         盈余公积   (成本法账面和公允之间的差额,调整最重要的部分就差额调整了期初的留存收益)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Livia 追问

2021-11-18 11:39

那这叫什么追溯啊?没懂。

@小张老师 解答

2021-11-18 11:46

同学你好!
投资性房地产由成本法转为公允价值法,属于会计政策变更,适用追溯调整。视同一开始就是公允价值法,会影响起初的留存收益,上述分录是简易的,也是现在普遍适用的哦,同学也可以这么理解:
视同一开始就是公允价值法: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按原值)
                        -公允价值变动(原值和公允的差额)
贷方和上面的分录相同哦!

Livia 追问

2021-11-18 11:54

如果这是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呢?

@小张老师 解答

2021-11-18 12:03

同学你好!
如果是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该事项也是属于非调整事项哦,因为转换这个事是发生在报告年度后哦。
同学可能混淆了这个知识点。会计政策变更不是差错,在任何时候调整,都会调整期初留存收益,不用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哦!

Livia 追问

2021-11-18 12:10

追溯调整就是指会计政策调整或会计估计变更是吗?

Livia 追问

2021-11-18 12:11

但是那是以前的政策不对调整的是以前的啊,为什么发生在资产日后事项不是调整事项呢,不明白

@小张老师 解答

2021-11-18 12:18

同学你好!
1、会计估计变更不调整以前期间的哦,适用未来适用法。
2、会计政策变更,不是说以前的政策不对哦,只是随着发展,我们现在的财务情况,以前的政策不太适用了,所以改用新的政策。比如我们的会计准则,新旧准则的更换,不能说之前的准则就是错的呀!~

上传图片  
相关问题讨论
同学你好! 就是按正常的成本法转公允价值法的转换分录写哦!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转换日公允价值)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成本法核算时计入的累计折旧)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如果有的话) 贷:投资性房地产 (原值) 盈余公积 (成本法账面和公允之间的差额,调整最重要的部分就差额调整了期初的留存收益)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021-11-18 11:32:31
1,追溯调整,设计,以前年度损益直接用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追溯重塑,涉及以前年度损益,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
2021-07-14 09:30:22
您好! 本题当中,原来是采用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变更为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采用未来适用法,未来使用法本身不需要追溯调整的,而这个企业他错误的做了一笔追溯调整的分录: 借:盈余公积2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8 管理费用 20 贷:累计摊销 40 这笔分录,只有计入管理费用20万元、累计摊销里面20万元是正常计提2018年当期要做的,其余部分都是不要做的,既然不要做而企业做了,那修正的分录就是反冲即可。
2021-07-01 18:09:22
同学你好,成本法调整权益法,是对剩下的40%进行追溯调整,目的是将这40%的股权调整为在最初取得时就是按照权益法核算的结果
2022-09-23 16:39:23
同学您好,追溯调整法与追溯重述法的区别: 1、适用范围的比较 追溯调整法适用于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而追溯重述法适用于前期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讲得再具体一些,追溯重述法适用于重要性的前期差错更正,对于非重要性的前期差错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更正,前期差错是否具有重要性,应根据差错的性质和金额加以具体判断。 2、调税原则的比较 由于会计政策变更所形成的影响数与前期差错所形成的影响数的性质有所不同,即会计政策变更形成的影响数全部属于暂时性差异,而前期差错所形成的影响数可能全部属于差额,也可能全部属于暂时性差异,或部分属于差额,部分属于暂时性差异,还有可能全部属于永久性差异,所以在所得税调整上,遵循的调税原则也有所不同。 第一,由于会计政策变更形成的影响数全部属于暂时性差异,所以在政策变更进行调账时,只需调整递延所得税和所得税费用,无需调整应交的所得税。 第二,由于前期差错所形成的影响数可能是差额,也可能是暂时性差异或永久性差异,所以在更正前期差错时,属于差额部分的调整应交所得税和所得税费用;属于暂时性差异的部分调整递延所得税和所得税费用;属于永久性差异的部分则既不调整所得税费用,也不调整应交所得税,更不需要调整递延所得税。 3、调账要求的比较 第一,在追溯调整法下,涉及到损益类事项的不再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涉及到利润分配的也不再通过利润分配的具体明细科目,而是都直接通过“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进行调整。 第二,在追溯重述法下,一是涉及到损益类事项的先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然后再转入“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二是涉及到利润分配事项的直接通过“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三是既不涉及损益,也不涉及利润分配事项的,调整相应的科目。
2021-08-22 20:12:31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精选问题
    相似问题
    举报
    取消
    确定
    请完成实名认证

    应网络实名制要求,完成实名认证后才可以发表文章视频等内容,以保护账号安全。 (点击去认证)

    取消
    确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