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心意

易 老师

职称中级会计师,税务师,审计师

2022-06-14 16:18

学你好
资产或负债的计税基础与其列示在会计报表上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异。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该差异在未来期间转回时,会增加转回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即在未来期间不考虑该事项影响的应纳税所得额的基础上,由于该暂时性差异的转回,会进一步增加转回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缴所得税金额。在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当期,应当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通常产生于以下情况: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该差异在未来期间转回时会减少转回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减少未来期间的应缴所得税。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当期,应当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一般产生于以下情况:
特殊项目产生的暂时性差异
未作为资产、负债确认的项目产生的暂时性差异
某些交易或事项发生以后,因为不符合资产、负债的确认条件而未体现为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或负债,但按照税法规定能够确定其计税基础的,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也构成暂时性差异。
从以上处理可以看出:利润表债务法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主要变化就是核算理念由时期转变为时点,即利润表债务法是先计算本期递延税款的发生额,然后“期初加减本期发生等于期末”,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先计算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然后“期末减期初等于本期增加或减少”。因此,确认和计算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和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是进行所得税会计核算的前提。而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税率;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税率。所以“暂时性差异”的确认与计量是所得税会计处理的关键

上传图片  
相关问题讨论
学你好 资产或负债的计税基础与其列示在会计报表上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异。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该差异在未来期间转回时,会增加转回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即在未来期间不考虑该事项影响的应纳税所得额的基础上,由于该暂时性差异的转回,会进一步增加转回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缴所得税金额。在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当期,应当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通常产生于以下情况: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该差异在未来期间转回时会减少转回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减少未来期间的应缴所得税。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当期,应当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一般产生于以下情况: 特殊项目产生的暂时性差异 未作为资产、负债确认的项目产生的暂时性差异 某些交易或事项发生以后,因为不符合资产、负债的确认条件而未体现为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或负债,但按照税法规定能够确定其计税基础的,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也构成暂时性差异。 从以上处理可以看出:利润表债务法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主要变化就是核算理念由时期转变为时点,即利润表债务法是先计算本期递延税款的发生额,然后“期初加减本期发生等于期末”,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先计算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然后“期末减期初等于本期增加或减少”。因此,确认和计算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和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是进行所得税会计核算的前提。而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税率;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税率。所以“暂时性差异”的确认与计量是所得税会计处理的关键
2022-06-14 16:18:19
你好 这两个科目是不影响的
2022-01-07 14:24:39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不涉及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
2022-02-18 09:24:42
你好, 是什么情况需要这样调整?
2019-01-11 16:54:38
盈余分配-为分配盈余调 这个科目哪来的 没有这个科目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对应科目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019-11-28 09:55:02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精选问题
    相似问题
    最新问题
    举报
    取消
    确定
    请完成实名认证

    应网络实名制要求,完成实名认证后才可以发表文章视频等内容,以保护账号安全。 (点击去认证)

    取消
    确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