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折旧一次性扣除怎么填表
光玄月
于2023-02-20 15:41 发布 1531次浏览
- 送心意
青柠
职称: 会计实务
2023-02-20 15:46
固定资产折旧一次性扣除填表的方法可以分为以下两步:
(一)准备折旧表格:首先,准备一个表格放置固定资产的编号、购买时间、折旧率、折旧金额和折旧后的原值等信息,以便有清晰的统计折旧的情况。
(二)填写折旧表格:其次,根据固定资产的购买时间和折旧率,计算出其折旧金额和折旧后的原值,并填写在表格中,最后将折旧金额的总和作为一次性扣除项目填在会计凭证上。
以下是一个案例:
此案例发生在2019年,A公司购买了一台机器,其购买金额为20万元,纳入折旧率为20%。根据上述信息可以填写折旧表格如下:
编号: #001
购买日期:2019年
折旧率:20%
折旧金额:4万元
折旧后原值:16万元
根据此折旧表格可以确认固定资产折旧一次性扣除金额为4万元,可以填写在会计凭证上。
相关问题讨论

固定资产折旧一次性扣除填表的方法可以分为以下两步:
(一)准备折旧表格:首先,准备一个表格放置固定资产的编号、购买时间、折旧率、折旧金额和折旧后的原值等信息,以便有清晰的统计折旧的情况。
(二)填写折旧表格:其次,根据固定资产的购买时间和折旧率,计算出其折旧金额和折旧后的原值,并填写在表格中,最后将折旧金额的总和作为一次性扣除项目填在会计凭证上。
以下是一个案例:
此案例发生在2019年,A公司购买了一台机器,其购买金额为20万元,纳入折旧率为20%。根据上述信息可以填写折旧表格如下:
编号: #001
购买日期:2019年
折旧率:20%
折旧金额:4万元
折旧后原值:16万元
根据此折旧表格可以确认固定资产折旧一次性扣除金额为4万元,可以填写在会计凭证上。
2023-02-20 15:46:47

A201020《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扣除)优惠明细表》填报说明
一、适用范围及总体说明
(一)适用范围
本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A200000)附表,适用于按照《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税收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14〕75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106号)、《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设备 器具扣除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8〕54号)等相关文件规定,享受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和一次性扣除优惠政策的纳税人填报。
按照目前税收规定,《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所得税处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9〕81号)、《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27号)文件规定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优惠政策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时不填报本表。
(二)总体说明
1.本表主要目的
(1)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本年度内享受财税〔2014〕75号、财税〔2015〕106号、财税〔2018〕54号等相关文件规定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和一次性扣除优惠政策的纳税人,在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时对其相应固定资产的折旧金额进行单向纳税调整,以调减其应纳税所得额。
(2)实施减免税核算。对本年度内享受财税〔2014〕75号、财税〔2015〕106号、财税〔2018〕54号等相关文件规定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和一次性扣除优惠政策的纳税人,核算其减免税情况。
2.填报原则
纳税人享受财税〔2014〕75号、财税〔2015〕106号、财税〔2018〕54号等相关文件规定固定资产优惠政策的,应按以下原则填报:
(1)自该固定资产开始计提折旧起,在“税收折旧”大于“一般折旧”的折旧期间内,必须填报本表。
税收折旧是指纳税人享受财税〔2014〕75号、财税〔2015〕106号、财税〔2018〕54号等相关文件规定优惠政策的固定资产,采取税收加速折旧或一次性扣除方式计算的税收折旧额;一般折旧是指该资产按照税收一般规定计算的折旧金额,即该资产在不享受加速折旧情况下,按照税收规定的最低折旧年限以直线法计算的折旧金额。
固定资产税收折旧与会计折旧一致的,纳税人不涉及纳税调整事项,但是涉及减免税核算事项,在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时,需计算享受加速折旧优惠金额并将有关情况填报本表。
固定资产税收折旧与会计折旧不一致的,当固定资产会计折旧金额大于税收折旧金额时,在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时不进行纳税调增(相关事项在汇算清缴时一并调整),但需计算享受加速折旧优惠金额并将有关情况填报本表;当固定资产会计折旧金额小于税收折旧金额时,在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时进行纳税调减,同时需计算享受加速折旧优惠金额并将有关情况填报本表。
(2)自固定资产开始计提折旧起,在“税收折旧”小于等于“一般折旧”的折旧期内,不填报本表。
固定资产本年先后出现“税收折旧大于一般折旧”和“税收折旧小于等于一般折旧”两种情形的,在“税收折旧小于等于一般折旧”折旧期内,仍需根据该固定资产“税收折旧大于一般折旧”的折旧期内最后一期折旧的有关情况填报本表,直至本年最后一次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
(3)本表第5列仅填报纳税调减金额,不得填报负数。
(4)以前年度开始享受加速折旧政策的,若该固定资产本年符合第(1)条原则,应继续填报本表。
二、有关项目填报说明
(一)行次填报
1.第1行“一、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不含一次性扣除)”:根据相关行次计算结果填报,本行=第2%2B3行。
2.第2行“(一)重要行业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生物药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6个行业以及轻工、纺织、机械、汽车四大领域重点行业(以下简称“重要行业”)的纳税人按照财税〔2014〕75号、财税〔2015〕106号等相关文件规定对于新购进固定资产在税收上采取加速折旧的,结合会计折旧情况,在本行填报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时的纳税调减、加速折旧优惠统计等本年累计金额。
重要行业纳税人按照财税〔2014〕75号、财税〔2015〕106号等相关文件规定,享受一次性扣除政策的资产的有关情况,不在本行填报。
3.第3行“(二)其他行业研发设备加速折旧”:重要行业以外的其他纳税人按照财税〔2014〕75号、财税〔2015〕106号等相关文件规定,对于单位价值超过100万元的专用研发设备采取缩短折旧年限或加速折旧方法的,在本行填报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时相关固定资产的纳税调减、加速折旧优惠统计等情况的本年累计金额。
4.第4行“二、固定资产一次性扣除”:纳税人按照财税〔2014〕75号、财税〔2015〕106号、财税〔2018〕54号等相关文件规定对符合条件的固定资产进行一次性扣除的,在本行填报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时相关固定资产的纳税调减、加速折旧优惠统计等情况的本年累计金额。
5.第5行“合计”:根据相关行次计算结果填报。本行=第1%2B4行。
(二)列次填报
列次填报时间口径:纳税人享受财税〔2014〕75号、财税〔2015〕106号、财税〔2018〕54号等相关文件规定优惠政策的固定资产,仅填报采取税收加速折旧计算的税收折旧额大于按照税法一般规定计算的折旧金额期间的金额;税收折旧小于一般折旧期间的金额不再填报本表。同时,保留本年税收折旧大于一般折旧期间最后一个折旧期的金额继续填报,直至本年度最后一期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
1.第1列“资产原值”
填报纳税人按照财税〔2014〕75号、财税〔2015〕106号、财税〔2018〕54号等相关文件规定享受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和一次性扣除优惠政策的固定资产,会计处理计提折旧的资产原值(或历史成本)的金额。
2.第2列“账载折旧金额”
填报纳税人按照财税〔2014〕75号、财税〔2015〕106号、财税〔2018〕54号等相关文件规定享受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和一次性扣除优惠政策的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的本年资产折旧额。
3.第3列“按照税收一般规定计算的折旧金额”
填报纳税人按照财税〔2014〕75号、财税〔2015〕106号、财税〔2018〕54号等相关文件规定享受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和一次性扣除优惠政策的固定资产,按照税收一般规定计算的允许税前扣除的本年资产折旧额。
所有享受上述优惠的资产都须计算填报一般折旧额,包括税会处理不一致的资产。
4.第4列“享受加速折旧优惠计算的折旧金额”
填报纳税人按照财税〔2014〕75号、财税〔2015〕106号、财税〔2018〕54号等相关文件规定享受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和一次性扣除优惠政策的固定资产,按照税收规定的加速折旧方法计算的本年资产折旧额。
5.第5列“纳税调减金额”
纳税人按照财税〔2014〕75号、财税〔2015〕106号、财税〔2018〕54号等相关文件规定享受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和一次性扣除优惠政策的固定资产,在列次填报时间口径规定的期间内,根据会计折旧金额与税收加速折旧金额填报:
当会计折旧金额小于等于税收折旧金额时,该项资产的“纳税调减金额”=“享受加速折旧优惠计算的折旧金额”-“账载折旧金额”。
当会计折旧金额大于税收折旧金额时,该项资产“纳税调减金额”按0填报。
6.第6列“享受加速折旧优惠金额”:根据相关列次计算结果填报。本列=第4-3列。
三、表内、表间关系
(一)表内关系
1.第1行=第2%2B3行。
2.第5行=第1%2B4行。
3.第6列=第4-3列。
(二)表间关系
第5行第5列=表A200000第7行。
2020-07-12 17:27:33

你好,是在一次性扣除那一栏填。
2020-05-20 08:57:36

https://wk.baidu.com/view/91f291d6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28
看看这里对你有帮助
2019-07-10 15:26:54

您好,您是一次性扣除的,是填原值,具体填写,您可以看下齐红老师汇算清缴报表填写的具体课程
2020-04-16 21:13:34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精选问题
外贸企业:帮忙看看 我的思路对不,业务真实的(国内采 问
你好同学,是可以的。只要不违规,就没有问题。 答
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 ,计提与 问
借: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房产税等 借:应交税费-应交房产税等 贷:银行存款 答
老师,请问一般纳税人增值税发票销项小于进项,月末 问
你好,不需要结转的 根据以下思路正确申报计算和申报增值税就是 月末先计算 应交增值税=本月销项税-(本月勾选认证进项-本月进项转出) -上月留抵 如果应交增值税小于0,是留抵税,不做任何分录; 如果大于0,需要交税就是以下分录 借:应交税费-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下月交税分录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答
你好老师,有财务付款制度流程的相关文件吗? 问
您好,给个邮箱发您可以么 答
老师 控股一家公司50%,对于67% 、34%这样的比例, 问
绝对控制是要达到67% 答
获取全部相关问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