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商品销售的账务处理怎么做?
答:零售商品销售的核算业务是通过"商品销售收入"、"商品销售成本"和"商品进销差价"账户进行核算的.在实行售价金额核算情况下,"库存商品"账户按零售价(含税)登记,其售价与进价的差额及销项税在"商品进销差价"账户中反映.因此,当已销商品在"库存商品"账户中转销后,理应同时转销这部分已销商品的进销差价,从而求得商品销售成本.但由于逐笔计算已销商品的进销差价,工作过于繁琐.所以,在实际工作中,一般的是在月末一次计算转账.在平时为了反映各实物负责人的库存商品收、付、存情况,在商品销售后,从"库存商品"账户上注销已销商品时,直接按零售价(含税)转入"商品销售成本"账户.这样处理的结果,通常使"商品销售收入"账户和"商品销售成本"账户平时的数额相等,到一定时期(一般是月末),再通过一定的计算方法算出全月已销售商品实现的进销差价额后,一次转销"商品进销差价"账户和"商品销售成本"账户.经过调整后,"商品销售成本"账户所反映的是销售商品的进价成本.
销售商品怎么做会计分录?
答:销售商品会计分录如下:
会计分录亦称"记帐公式".简称"分录".它根据复式记帐原理的要求,对每笔经济业务列出相对应的双方帐户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在登记帐户前,通过记帐凭证编制会计分录,能够清楚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归类情况,有利于保证帐户记录的正确和便于事后检查.每项会计分录主要包括记帐符号,有关帐户名称、摘要和金额.
会计分录分为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简单分录也称"单项分录".是指以一个帐户的借方和另一个帐户的贷方相对应的会计分录.复合分录亦称"多项分录".是指以一个帐户的借方与几个帐户的贷方,或者以一个帐户的贷方与几个帐户的借方相对应的会计分录.为了保证帐户对应关系的正确、清晰、便于了解经济业务的内容,会计分录必须严格掌握一借多贷或一贷多借的基本原则,不允许多借多贷.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本文中关于零售商品销售的账务处理怎么做的问题,会计堂小编已经介绍完毕了,如果你们还有其他的疑问,欢迎点击会计学堂的窗口咨询专业的会计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