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缴制和实缴制的区别有哪些?
1、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是工商登记制度的一项改革措施.对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需要取得前置许可的事项,除涉及国家安全、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等外,不再实行先主管部门审批、再工商登记的制度.
2、认缴制是由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度转变而来的,有些内容发生了变化.
3、注册资本实缴制主要内容:商事主体向工商部门申请登记,取得营业执照后即可从事一般生产经营活动;对从事需要许可的生产经营活动,持营业执照和有关材料向主管部门申请许可.
4、认缴制的内容:实施降低了开办公司的门槛和成本;实施将企业年度检验制度改为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制度,为市场主体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推行电子营业执照和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简化名称登记手续,放宽经营范围登记,放宽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
5、注册资本登记条件的区别:认缴制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取消了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3万元、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1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500万元的限制.
认缴制下实收资本该怎么进行账务处理?
答:目前在会计人员中,有这么几种账务处理意见:
收到首缴注册资本时,借:银行存款,贷:实收资本;未收到的,借:其他应收款,贷:实收资本;等以后再收到认缴的部分,结转其他应收款,贷:其他应收款,直至达到认缴注册数额.
计入股东其他应收款中,用借:其他应收款,贷:实收资本来做账.
如果是先购置了资产,发生经营业务,应该是借:资产类科目,贷:实收资本.
如股东出资支付购入材料,且该批材料已经验收入库.借:材料,贷:实收资本;
如股东用资金购了固定资产,借:固定资产,贷:实收资本;
如实股东用资金支付了负债,借:负债类科目,贷:实收资本.
股东购买的固定资产、办公设备、存货、管理费用等日常支出,可以先计入到其他应付款科目中,达到一定数额时,结转一次,结转到实收资本科目中.
认缴的时候不需要做分录,资产负债表反映的是实际收到的投资款,而不是认缴的注册资本.
以上就是会计学堂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认缴制和实缴制的区别有哪些的内容,希望各位都能够熟练掌握,能够独立完整地做账、记账,做一个合格的会计人员.如果你还有更多会计财务方面的疑问,欢迎跟我们会计学堂老师互动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