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捐赠的会计与税务处理

2019-03-01 16:11 来源:网友分享
3789
接受捐赠的会计与税务处理,怎么做才是合适的呢,如果是您会怎么做呢?对此,本篇文章从两个方面探讨了这一问题.一是捐赠方,二是接受捐赠方的情形.如果您感兴趣的话,您可以接着阅读本篇文章,详情内容不要错过了哦.

接受捐赠的会计与税务处理

一,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应按以下规定确定其入帐价值:

1.捐赠方提供了有关凭证的,按凭证上标明的金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入帐价值.

2.捐赠方没有提供有关凭据的,按顺序确定其入账价值.

《新会计准则》规定将企业接受捐赠资产的价值作为"捐赠利得"直接计入"营业外收入".

①接受货币资金;

借: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贷:营业外收入-捐赠利得

②接受非货币资金,以公允价值入账

借:原材料/库存商品/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贷:营业外收入-捐赠利得

二,事业单位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的会计分录:

事业单位接受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会计分录如下

借:在建工程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

同时按事业单位接受该固定资产的过程中发生的相关税费

借:其他支出

贷:银行存款等

固定资产安装完毕转入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

贷: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同时,

借:非流动资产基金--在建工程

贷:在建工程

三,给捐赠方提供了税务发票

借: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贷:资本公积--接受现金捐赠

应交税金--营业税

接受捐赠的会计与税务处理

接受捐赠所得税如何做账务处理?

答:对单位和个体经营者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捐赠给受灾地区的,免征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印花税、车购税.(汶川地震、鲁甸地震、芦山地震、舟曲泥石流等受灾地区)

对于接受捐赠所得税的账务处理,本篇文章从两个方面讨论了一下:

一、接受捐赠方

借: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营业外收入--捐赠利得

二、捐赠方

1、捐赠发生时

借: 营业外支出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捐赠结转时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捐赠扣除结转)

贷: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3、扣除结转捐赠时

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接受捐赠的会计与税务处理,您还有什么不同的意见没?欢迎您在会计学堂的群里说出您的观点,您可以积极发言.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圈子
热门帖子
  • 会计交流群
  • 会计考证交流群
  • 会计问题解答群
会计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