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含税级距计算方法

2019-09-25 15:29 来源:网友分享
1588
不含税级距计算方法是什么?"不含税级距"是适用于由单位代付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按照不含税工资为计税依据的,适用不同税率之间的所得额的区间范围,如超过475元至1,825元的部分.下面小编为你整理了不含税级距计算及案例参考如下:

不含税级距计算方法

不含税级距计算及案例参考

答:1、老板给你发工资的时候,相当于跟你讲:"这是我这个月给你的工资,其他的我都不管了,如果需要交税的话,你自己去交,我是不管(负担)的".那么实际上,如果需要交纳个人所得税,

你只能从这个工资里出了,你实际得到的工资净额就相应减少了.因此这个工资是含税的;

2、个人承担税款(含税级距)和单位承担税款(不含税级距)的计算方法是不同的,因为单位给你承担的税款,相当于又给你发了现金,这部分税款的本身,还需要再交纳个所税.

例子"含税级距"是相对于"含税工资"来说的,

例如:月工资5000元(不考虑个人社保和公积金部分的影响),

1)如果是含税工资,即公司发给你的工资,你要自己承担个税,由公司代扣代缴,那就按照"含税级距"来算个税.

5000-2000=3000,2000是个税起证点,3000就是你的计税基数,3000对应的含税级距是2000~5000,此含税级距对应的税档是15%,速算扣除数是125,所以个税等于3000*15%-125=325

元,由你个人承担,你的净收入是5000-325=4675

不含税级距计算方法

2)如果是不含税工资,即公司发给你的工资,不需要你自己承担个税,而是由公司承担并交纳,那就按照"不含税级距"来算个税.5000-2000=3000,2000是个税起证点,3000就是你的计税基数,3000对应的不含税级距是1825~4375,此含税级距对应的税档是15%,速算扣除数是125,所以个税等于3000*15%-125=325元,由公司承担,你的净收入是5000 新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中不含税级距是按以下基本计算公式计算所得:

含税级距的上限额-(含税级距的上限额×本级对应税率-速算扣除数)=本级不含税级距的上限额.

第一级:1500-(1500×3%-0)=1500-45=1455

第二级:4500-(4500×10%-105)=4500-345=4155

第三级:9000-(9000×20%-555)=9000-1245=7755

第六级;80000-(80000×45%-13505)=80000-22495=57505

以此类推.

每一级的下限是上一级的上限.

速算扣除是按含税级距先计算出来的数额.

本文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不含税级距计算及案例的相关参考内容,对此大家是否明白了呢?更多相关资讯内容大家可以进入会计学堂官网进行查看,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文章
  • 契税计入什么科目
    契税计入什么科目?根据相关的税法规定,所谓的契税说的就是不动产产权发生变更时征收的一种税,这个税包含土地使用权转移的情形;在会计处理上,对于企业的契税同样是需要可以通过应交税费的科目来记录的,但是关于借方的科目则是需要根据契税产生的情况来定的,比如说无形资产、开发成本或者固定资产相关的科目,关于这个契税入账科目的知识,小编老师已经整理好给大家,如果你们有兴趣的话可以来阅读下述文章试试。
    2025-01-20 11
相关问题
圈子
热门帖子
  • 会计交流群
  • 会计考证交流群
  • 会计问题解答群
会计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