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项税额转出的分录如何写

2021-12-08 09:47 来源:网友分享
2797
进项税额转出的分录如何写?一般来说企业的进项税额的转出账务处理应该就是分为不同情况来处理的,比如说用于非应税项目、免税项目、集体福利和非正常损失的情况,不同情况下的进项税的转出处理都是不同的,小编老师建议你们可以来阅读下述内容,对你们肯定有所启发的.

进项税额转出的分录如何写

1、用于非应税项目,进项税额转入相关的项目,比如用于在建不动产时的会计处理:

借:在建工程

贷: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2、用于免税项目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的进项税额转出处理:

借:基本生产-X产品(税法规定的免税产品)

贷: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3、用于集体福利和个人消费的进项税额转出: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

贷: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4、企业购进的货物发生非正常损失,其价值为零,进项税额无法抵扣,应作为进项税额转出处理,发现非正常损失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

贷:库存商品

短缺商品经查属人为,损失由个人承担的,其会计处理:

借:其他应收款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进项税额转出的分录如何写

需要进项税额转出的情况是什么?

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但是企业已经抵扣的,需要作进项税额转出处理,具体情形包括:

1.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和不动产.

其中涉及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不动产,仅指专用于上述项目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不包括其他权益性无形资产)、不动产.

2.非正常损失所对应的进项税,具体包括:

(1)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以及相关的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交通运输服务.

(2)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不包括固定资产)、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交通运输服务.

(3)非正常损失的不动产,以及该不动产所耗用的购进货物、设计服务和建筑服务.

(4)非正常损失的不动产在建工程所耗用的购进货物、设计服务和建筑服务.纳税人新建、改建、扩建、修缮、装饰不动产,均属于不动产在建工程.

3.特殊政策规定不得抵扣的进项税

(1)购进的贷款服务、餐饮服务、居民日常服务和娱乐服务.

(2)纳税人接受贷款服务向贷款方支付的与该笔贷款直接相关的投融资顾问费、手续费、咨询费等费用,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进项税额转出的分录如何写?通过上文小编老师汇总的相关介绍资料,针对进项税额转出的处理可以做不同会计科目记录的,比如说原材料、待处理财产损益以及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来处理的,如果你们对此上文讲解的资料还有其他的问题,都是可以来本网站上找老师进行咨询的.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文章
  • 报考会计中级有什么要求
    报考会计中级有什么要求?我们都知道想要报名参加国内中级会计师的考虑,考生自己也是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才可以的,比如说要求考生具备大专及以上的学历才可以,在从事会计经验上则是还需要考生满足从事会计工作的一定年限的,这个工作年限的要求则是和考生的学历有关,学历越高的则是要求年限越低;小编老师已经整理好更多关于中级会计师考试的信息给大家,欢迎你们来阅读下述文章试试。
    2025-01-19 15
  • 零税率发票什么意思
    零税率发票什么意思?根据小编老师的理解,所谓的零税率发票其实多数指的就是那些可以免征税的发票,这种情况在从事农业产品销售中是比较常见的,因为税法规定从事农业产品销售自产的可以享受免征增值税的优惠福利;但是在发票类似上零税率发票是不可以开专用发票的,一般都是开普通发票的;关于零税率发票的其他介绍资料,小编老师已经整理好给大家,欢迎你们来阅读学习。
    2025-01-20 12
  • 财务报表分析一般需要分析哪些内容
    财务报表分析一般需要分析哪些内容?通常来说,财务报表的分析对于财务人员来说都是必备的财务技能,因为财务报表分析可以作为财务报告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作为企业经营者或者投资者用来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判断依据的;一般针对财务报表的分析会有六个方面的,分别是资产负债表分析、利润表分析、现金流量表以及其他的方面分析,相关的介绍资料欢迎你们来阅读下述文章试试。
    2025-01-21 15
  • 印花税什么时候缴纳
    印花税什么时候缴纳?按照印花税的相关条例的规定,企业如果有发生购销行为的合同或者协议,那么按理都是需要依法缴纳印花税的;而按照惯例企业印花税一般都是采用季度缴纳的方式,企业纳税人在每个季度结束之后的十日内通过当地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的;关于企业印花税纳税的时间以及具体的法律依据知识,小编老师倒是建议你们可以来阅读下述文章,对你们理解学习有所启发的。
    2025-01-22 9
相关问题
圈子
热门帖子
  • 会计交流群
  • 会计考证交流群
  • 会计问题解答群
会计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