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的区别?

2023-03-01 04:59 来源:网友分享
2069
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的区别在于法律行为是指遵守法律规定的行为,内容包括权利义务行为、履行义务和保障权利、补偿责任和赔偿义务以及建立愿望或义务等,而事实行为则指非交易性的行为,法律对它们没有明确的规定。

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的区别?

法律行为与事实行为的区别主要在于它们所指定的法律地位不同。法律行为是指遵守法律规定的行为,也就是我们一般熟知的法律所有的权利与义务,包括我们的身份、权限、任务和义务等,它们在法律上均有明确的规定,这些规定可以实现主体间的社会协议,并可以借助法律来强制执行。而事实行为则指从事社会活动过程中实际发生的行为,法律对它们没有明确的规定。

要说明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的区别,首先需要明确两者的定义。法律行为是指按照法律规定的有关权利义务行为,也就是我们熟知的法律规定所有的权利与义务,包括身份、权限、任务等。在法律上,这些行为有明确的规定,因此可以实现主体间的社会协议,并可以借助法律来强制执行。而事实行为则是指实际发生的行为,法律对它们没有规定,因此无法借助法律来强制执行。

从另一方面说,法律行为与事实行为的差别也可以从内容上加以区分。法律行为的实质为权利义务行为,其内容通常有以下四类:(1)认可权和责任权,即被认可的权利与必须履行的义务;(2)履行义务和保障权利,即遵守法定义务、保护其自身合法权益;(3)补偿责任和赔偿义务,即承担违反法律义务而招致的损失费用责任;(4)建立愿望和建立义务,即确定双方意向行为及其所关联的法定义务。而事实行为,则是指实际发生的行为,主要是指非交易性的行为,如毁损财物、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等。

拓展知识:另外,法律行为还分为主动行为和被动行为,主动行为是指主体本身通过行动达成的法律效力,如公司的设立、合同的缔结等;而被动行为是指主体接受他人行动而达成的法律效力,如被捐助者获得捐赠权等。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文章
  • 内部会计是做什么的
    内部会计是做什么的?顾名思义,内部会计一般指的就是公司内部的会计,有些地方也会利用内部会计人员来编制公司的内账;而内部会计对于会计账套的编制同样是需要完整性、真实性以及准确性的;根据小编老师多年的经验,内部会计同样是需要负责公司内部的财务检查和财务相关的账簿编制等等;关于内部会计人员的工作内容,小编老师倒是建议你们可以来阅读下述文章,对你们理解学习肯定是有所启发的。
    2025-03-19 17
  • 个人所得税哪里申报
    个人所得税哪里申报?按照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个人不管是通过什么渠道获取的收益,在法律上都是需要依法纳税的,纳税人需要根据个人所得税的申报需要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纳税的,最为常见的有12366纳税服务平台申报,个人所得税APP申报和线下到税务局大厅进行申报的,对此三种申报个人所得税纳税的方式,小编老师将会通过下述文章进行介绍,有兴趣的学员们可以来阅读下述内容。
    2025-03-22 22
  • 担保公司滞纳金多少有规定吗
    担保公司滞纳金多少有规定吗?根据小编老师的经验,对于担保公司需要承担的违约滞纳金的标准,其实在会计实务中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往往都是根据双方签订的合同约定条款来执行的,如果合同中没有约定滞纳金的扣除标准,一般按照不会超过30%的比例来扣除的;更多关于担保公司滞纳金的扣除规定知识,小编老师倒是建议你们可以来阅读下述文章,希望对你们理解有所启发的。
    2025-03-26 8
  • 什么财务软件比较好
    什么财务软件比较好?按照小编老师的理解,目前市面上可以使用的财务软件有很多种的,比如说大家非常熟悉的金蝶财务软件系统,还有就是用友财务系统以及其他的各种财务软件系统的,这些关于财务软件系统的介绍内容小编老师会在下述内容中进行阐述的,学员们只需要做了解的,因为在日常的财务中只需要掌握其中一种或二种的财务软件系统就足够使用的,欢迎你们来阅读下述文章。
    2025-03-27 7
  • 跟单有什么特质
    跟单有什么特质?根据小编老师所知,跟单员一般在外贸企业中出现的比较多,作为一名外贸公司的跟单员肯定需要一定的能力和特质的,比如说语言能力肯定是要过关的,其次就是沟通能力还有业务能力,这些也是跟单员必备的能力,最后就是一些团队协助、灵活应变等能力,这些都是决定一名跟单员是否可以胜任的因素,小编老师将会在下述文字中进行介绍,欢迎你们来阅读学习。
    2025-03-27 8
  • 会计月末要干什么
    会计月末要干什么?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度规定,企业会计人员在月末的时候需要处理的财务事项有很多的,比如说工资的计提处理、社保计提处理、固定资产计提、税费计提以及企业所得税计提处理等等;这些都是会计人员在月末的时候都有处理完的,小编老师将会整理好这些月末会计做的计提处理会计分录知识给大家,有兴趣的学员们不妨来阅读下述文章,对你们理解学习肯定有所帮助的。
    2025-03-28 6
相关问题
  • 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区别?

    法律行为是需要有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才可以的哈,比如签合同,而事实行为不需要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在行为完成之后就会产生相应的法律效果。 比如创作,尽管这其中有当事人想创作的想法,但是这个法律效果是在创作完成后就会出现的,即当事人创作完成后,就会享有相应的著作权。

  • 请问事实行为是民事法律行为吗,事实行为和民事法律行为有什么区别?

    事实行为,是指行为人不具有设立、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意图,但依照法律的规定能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按照《民法典》(2021.1.1生效)的规定,事实行为分别包括:无因管理行为、正当防卫行为、紧急避险行为以及侵权行为、违约行为、遗失物的拾得行为、埋藏物的发现行为等。 民事行为是民事法律行为的上位概念,包括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民事行为、可变更或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不包括侵权行为、违约行为、无因管理行为等事实行为。 1、事实行为完全不以意思表示为其必备要素;民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必备要素。 2、事实行为依法律规定直接产生法律后果;民事行为依据行为人的意思表示的内容而发生效力。 3、事实行为只有在行为人的客观行为符合法定构成要件时才发生法律规定的效果;民事行为的本质在于意思表示,而不在于事实构成。 4、事实行为的构成不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民事行为以行为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为生效条件。

  • 事实行为与法律行为的区别

    主要区别在于:   1.事实行为不以意思表示为其必备要素,而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必备要素;   2.事实行为依法律规定产生法律后果,法律行为依据行为人的意思表示的内容而发生效力;   3.事实行为不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而法律行为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的行为能力。   事实行为包括无因管理、正当防卫、不当得利、侵权行为、紧急避险等。   比如侵权行为的后果是引起侵权责任,而侵权行为人并没有这样的意思表示。行为人在作出行为之时也有意思表示,但是其意思表示的目的与法律结果不同,行为人实施侵权行为的目的可能是为了使自己获得利益,但是法律规定的后果却是侵权人对被害人进行赔偿。所以侵权行为就是事实行为。

  • 事实行为和法律行为的差别

    前者不以意思表示为其必备要素,而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必备要素; 比如违法犯罪,就属于事实行为,不属于法律行为的

  • 行政事实行为怎么理解,能举下实例吗,他和行政法律行为区别有哪点

    概念上看,通说是说事实行为没有直接的意思表示,但是事实上产生了法律效果,而具体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依自己意思,依 职权实施的。意思表示成为了两者最大的区别,但这样很不好理解,意思表示的有无不好认定,其实很大程度上,就是法律的规定,只要记住几种行为是事实行为即可,如发布通知、公告,进行日常的市政维护、警察刑讯逼供、执行行政决定等,归纳这些行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产生事实状态,且是一种行动,这与具体行政行为依赖意思表示不同

圈子
热门帖子
  • 会计交流群
  • 会计考证交流群
  • 会计问题解答群
会计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