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的区别?

2023-03-01 04:59 来源:网友分享
2072
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的区别在于法律行为是指遵守法律规定的行为,内容包括权利义务行为、履行义务和保障权利、补偿责任和赔偿义务以及建立愿望或义务等,而事实行为则指非交易性的行为,法律对它们没有明确的规定。

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的区别?

法律行为与事实行为的区别主要在于它们所指定的法律地位不同。法律行为是指遵守法律规定的行为,也就是我们一般熟知的法律所有的权利与义务,包括我们的身份、权限、任务和义务等,它们在法律上均有明确的规定,这些规定可以实现主体间的社会协议,并可以借助法律来强制执行。而事实行为则指从事社会活动过程中实际发生的行为,法律对它们没有明确的规定。

要说明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的区别,首先需要明确两者的定义。法律行为是指按照法律规定的有关权利义务行为,也就是我们熟知的法律规定所有的权利与义务,包括身份、权限、任务等。在法律上,这些行为有明确的规定,因此可以实现主体间的社会协议,并可以借助法律来强制执行。而事实行为则是指实际发生的行为,法律对它们没有规定,因此无法借助法律来强制执行。

从另一方面说,法律行为与事实行为的差别也可以从内容上加以区分。法律行为的实质为权利义务行为,其内容通常有以下四类:(1)认可权和责任权,即被认可的权利与必须履行的义务;(2)履行义务和保障权利,即遵守法定义务、保护其自身合法权益;(3)补偿责任和赔偿义务,即承担违反法律义务而招致的损失费用责任;(4)建立愿望和建立义务,即确定双方意向行为及其所关联的法定义务。而事实行为,则是指实际发生的行为,主要是指非交易性的行为,如毁损财物、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等。

拓展知识:另外,法律行为还分为主动行为和被动行为,主动行为是指主体本身通过行动达成的法律效力,如公司的设立、合同的缔结等;而被动行为是指主体接受他人行动而达成的法律效力,如被捐助者获得捐赠权等。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文章
  • 公司会计准则用什么
    公司会计准则用什么?根据小编老师的理解,目前国内公司最为常用的会计准则就是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一般指的就是包含了很多种具体准则的体系,会计在财务实操中很多的财务工作都是需要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制度要求来执行的。对于企业会计准则包含的内容部分,小编老师将会在下述文章中进行一一介绍,如果你们对此内容有兴趣那么不妨来阅读下述文章,希望对你们理解有所启发的。
    2025-03-31 11
  • 考cfa要什么基础
    考cfa要什么基础?按照百度百科的解读,cfa又称之为特许金融分析师,这个是代表了全球投资行业最高的水平,也是很多财务会计师终极的目标;那么学员们想要学习cfa的课程,通常需要掌握一定的经济学基础知识,还有金融学习、统计学以及职业规范相关的知识,小编老师将会在下述文章对此cfa学习基础知识进行介绍,希望对你们理解学习有所启发的。
    2025-04-02 10
  • 交易费计入什么科目
    交易费计入什么科目?通常来说,作为企业金融资产发生的交易费用入账的处理,小编老师认为应该是需要根据金融资产交易费用产生的情况来定的,可以这个费用的情况选择通过投资收益或者财务费用的科目做账的,至于选择什么科目来做账,小编老师将会通过下述文章内容讲解的,也希望你们可以来阅读下述内容学习,说不定对你们理解这个概念是有所帮助的。
    2025-04-02 13
  • 成本核算系统是什么
    成本核算系统是什么?根据小编老师的理解,企业的成本核算系统主要的用途就是针对企业成本费用进行核算操作,也是企业财务管理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具体的内容会包含成本对象、成本要素、成本归集、成本分配以及成本计算等等;这些因素都是组成成本核算系统的重要组成,关于成本核算系统功能的相关介绍资料,小编老师倒是建议你们可以来阅读下述文章试试。
    2025-04-03 10
  • 工资表输入公式在哪里
    工资表输入公式在哪里?根据小编老师财务经验,很多公司的工资管理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财务工作的,在财务部门中对此工资的核算中使用Excel进行处理的,这个也是目前使用广泛的一种方式的。对于会计人员来说,会使用通过Excel来计算工资表是基本财务技能的,小编老师也将会在下述文章中通过Excel方式来阐述工资表的输入公式如何填,欢迎你们来阅读下述文章,对你们理解学习肯定有用的。
    2025-04-04 10
  • 稽查选案有什么方法
    稽查选案有什么方法?对于企业税务稽查的方式来说,税务稽查首先的环节就是需要确定税务稽查的对象,而在税务稽查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选择对应的税务方式来稽查的,比如说人工选案、计算机选案以及举报和其他方式的,对于税务稽查选案方式的相关介绍资料,小编老师已经整理好在下述文章中,也建议你们可以来阅读下述文章,希望对你们理解学习有所启发的。
    2025-04-05 10
相关问题
  • 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区别?

    法律行为是需要有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才可以的哈,比如签合同,而事实行为不需要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在行为完成之后就会产生相应的法律效果。 比如创作,尽管这其中有当事人想创作的想法,但是这个法律效果是在创作完成后就会出现的,即当事人创作完成后,就会享有相应的著作权。

  • 请问事实行为是民事法律行为吗,事实行为和民事法律行为有什么区别?

    事实行为,是指行为人不具有设立、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意图,但依照法律的规定能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按照《民法典》(2021.1.1生效)的规定,事实行为分别包括:无因管理行为、正当防卫行为、紧急避险行为以及侵权行为、违约行为、遗失物的拾得行为、埋藏物的发现行为等。 民事行为是民事法律行为的上位概念,包括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民事行为、可变更或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不包括侵权行为、违约行为、无因管理行为等事实行为。 1、事实行为完全不以意思表示为其必备要素;民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必备要素。 2、事实行为依法律规定直接产生法律后果;民事行为依据行为人的意思表示的内容而发生效力。 3、事实行为只有在行为人的客观行为符合法定构成要件时才发生法律规定的效果;民事行为的本质在于意思表示,而不在于事实构成。 4、事实行为的构成不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民事行为以行为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为生效条件。

  • 事实行为与法律行为的区别

    主要区别在于:   1.事实行为不以意思表示为其必备要素,而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必备要素;   2.事实行为依法律规定产生法律后果,法律行为依据行为人的意思表示的内容而发生效力;   3.事实行为不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而法律行为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的行为能力。   事实行为包括无因管理、正当防卫、不当得利、侵权行为、紧急避险等。   比如侵权行为的后果是引起侵权责任,而侵权行为人并没有这样的意思表示。行为人在作出行为之时也有意思表示,但是其意思表示的目的与法律结果不同,行为人实施侵权行为的目的可能是为了使自己获得利益,但是法律规定的后果却是侵权人对被害人进行赔偿。所以侵权行为就是事实行为。

  • 事实行为和法律行为的差别

    前者不以意思表示为其必备要素,而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必备要素; 比如违法犯罪,就属于事实行为,不属于法律行为的

  • 行政事实行为怎么理解,能举下实例吗,他和行政法律行为区别有哪点

    概念上看,通说是说事实行为没有直接的意思表示,但是事实上产生了法律效果,而具体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依自己意思,依 职权实施的。意思表示成为了两者最大的区别,但这样很不好理解,意思表示的有无不好认定,其实很大程度上,就是法律的规定,只要记住几种行为是事实行为即可,如发布通知、公告,进行日常的市政维护、警察刑讯逼供、执行行政决定等,归纳这些行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产生事实状态,且是一种行动,这与具体行政行为依赖意思表示不同

圈子
  • 会计交流群
  • 会计考证交流群
  • 会计问题解答群
会计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