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保金是怎么计算的

2023-05-10 15:27 来源:网友分享
840
残保金是国家和社会通过政策补助,以公正均衡的方式来补偿残疾人收入不足的财政补助,依据政策和实际收入水平及支出情况计算,以保障残疾人及其家庭的收入,减轻其负担并实施更多项政策。

残保金是怎么计算的

残保金是指残疾人在国家及社会支出给予残疾人对其养老、补助、就业、教育等项目支付的财政补助,以公正均衡的方式补偿残疾人收入的不足。

计算残保金的主要方法:

一、根据财政补助政策:依据国家规定的政策,计算残疾人家庭每月收入,从而确定残疾人家庭应领取的残保金数额。

二、根据残疾人家庭收入:即依据残疾人家庭的收入水平,通常采用一定的收入标准,来计算发放残保金的金额。

三、根据残疾人家庭实际支出:在残疾人家庭进行养老、补助、就业、生活救助等费用之后,有可能根据其实际支出情况调整其发放的残保金数额。

拓展知识:

残保金是一种财政性资金,是政府公正均衡的财政补助,以确保残疾人及其家庭能够获得充足的收入,同时也是残疾人家庭支出减免的重要方式,可以更好地支持残疾人家庭实施养老、补助、就业、教育等项目,让残疾人及其家庭的生活更加充实、富裕。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文章
  • 什么叫商品流通企业
    什么叫商品流通企业?按照小编老师的理解,商品流通企业其实可以将其理解为从事商品流通活动的企业,商品流通企业主要的业务就是以买卖商品为经营模式,具体的业务还会涵盖采购、仓储、销售以及运输等环节的;在商品流通企业中针对商品的账务处理分录也是学员们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小编老师已经整理好相关的财务知识给你们,有兴趣的学员们都是可以来阅读学习。
    2025-04-03 11
  • 审计需要些什么习惯
    审计需要些什么习惯?根据小编老师所知,审计工作是一项非常严谨,专业的财务工作岗位,学员们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审计人员,那么除了具备扎实的审计基础知识和丰富的审计技能,自身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软实力,比如说审计人员需要细致入微的观察、还需要持续学习充电、独立思考以及严守秘密的习惯等等。关于审计人员这些软实力的习惯内容,大家都是可以来阅读下述文字试试。
    2025-04-09 7
  • 资产为什么计税
    资产为什么计税?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企业的资产在经营活动中产生利益的同样是需要依法缴纳所得税,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资产计税;对于企业资产的计税来,还有一层意思就是避免企业因为持有资产不均导致纳税税负不均的情况,所以对于资产同样是需要依法计税的。针对资产需要计税的情况,小编老师倒是建议你们可以来阅读下述原因,说不定你们是可以理解这个概念的。
    2025-04-10 4
相关问题
  • 有没有讲解残保金的,残保金是什么?怎么计算

    残保金属于地税核定的数据,有的地方是按去年应发工资*1.5%计算这个数据

  • 残保金是怎么计算的。什么条件才需要交残保金

    你好 你们没有雇佣足够的残疾人就要缴纳,或者超过30人员工 残保金应缴费额=(上年度单位在职职工人数×1.5%-上年度单位实际安排残疾人数)×上年度本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 学堂有残保金的课程 可以去看看

  • 残保金是怎么计算的

    应缴费额=(上年度单位在职职工总数×1.5%-上年度单位实际安排残疾人数)×上年度本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 --核定率是1.5%还是其他看当地规定 上年度单位在职职工总数=1-12月人数之和除以12,得出的职工人数,再四舍五入取整数。 上年度本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年度工资总额/上年度单位在职职工总数

  • 残保金是怎么计算的 ?

    你好    应缴费额=(上年度单位在职职工总数×1.5%-上年度单位实际安排残疾人数)×上年度本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

  • 残保金是怎么计算的?

    (一)根据《全省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实施办法》,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比例不得低于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1.5%,达不到规定比例的,应当缴纳保障金。   用人单位将残疾人录用为在编人员或依法与就业年龄段内的残疾人签订1年以上(含1年)劳动合同(服务协议),且实际支付的工资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方可计入用人单位所安排的残疾人就业人数。   用人单位安排1名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1至2级)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1至3级)的人员就业的,按照安排2名残疾人就业计算。   用人单位跨地区招用残疾人的,应当计入所安排的残疾人就业人数。 4 (二)保障金按上年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未达到规定比例的差额人数和本单位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之积计算缴纳。 计算公式如下:   保障金年缴纳额=(上年用人单位在职职工人数×1.5%-上年用人单位实际安排的残疾人就业人数)×上年用人单位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   用人单位在职职工,是指用人单位在编人员或依法与用人单位签订1年以上(含1年)劳动合同(服务协议)的人员。季节性用工应当折算为年平均用工人数。以劳务派遣用工的,计入派遣单位在职职工人数。   季节性用工折算为年平均用工人数计算公式如下:   年平均用工人数=季节性用工人数*(用工月数/12)。 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未达到规定比例的差额人数,以公式计算结果为准,可以不是整数。   上年用人单位在职职工年平均工资,按用人单位上年在职职工工资总额除以用人单位在职职工人数计算。

圈子
热门帖子
  • 会计交流群
  • 会计考证交流群
  • 会计问题解答群
会计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