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为什么计税
资产计税有助于实现税收的公平原则。通过对资产进行计税,可以确保所有拥有资产的企业或个人都按照其资产价值的一定比例缴纳税款。这避免了因资产持有不均而导致的税收负担不均的情况,使得税收更加公平合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五十六条,企业的各项资产,包括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投资资产、存货等,都需要以历史成本为计税基础。历史成本即企业取得该项资产时实际发生的支出。这意味着企业在取得资产时,就已经确定了其计税基础,后续的计税过程也是基于这一基础进行。
因为税法的规定和会计准则的规定会存在差异,会计上计算出来的利润总额要根据税法的要求进行调整,以调整后的利润来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资产定义是什么?
资产是指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不能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不能作为资产,是企业的权利。
根据流动性,资产可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其中,流动资产是指能够在一年内或一个营业周期内超过一年变现或消耗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递延费用、存货等长期投资以外的投资,超过1年不能变现的债券和其他投资,不包括长期投资、准备金和超过1年不能变现的其他投资。长期投资是指不满足短期投资条件的投资,即不准备在一年或长于一年的经营周期之内转变为现金的投资。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寿命超过一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和工具。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向他人提供劳务或者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非货币性、非实物形态的长期资产。其他资产是指除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以外的资产,如固定资产形成的长期待摊费用、修理费和重建费等。
资产为什么计税?不少学员们在学习过程中会有疑问,为什么企业的资产还需要计税,还需要依法纳税,小编老师相信你们通过上文之后对此概念应该是有所了解的。其实资产之所以计税和纳税主要还是为了保证企业纳税的公平公正,不会因为资产持有不均而造成纳税不均的情况,如果你们不认可小编老师提出的这个观点,那么都是可以来这里找老师交流学习,让我们一起提升财务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