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倍余额递减法公式是怎样的

2023-06-17 20:15 来源:网友分享
630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一种金融贷款还款的方式,即每次还款时还款额度为本次应还款金额加上未还款金额的一半,有助于贷款者节省利息和达到均衡支付金额的目的。

双倍余额递减法公式是怎样的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一种金融贷款的还款方法,即每次还款时,还款额度为本次应还款金额加上未还款金额的一半。

双倍余额递减法的数学公式可以表示为:

r=R+P/2^n

其中,r为末期本息和,R为本金,P为本金第n期应还本金,n为还款总期数。

以贷款者手中1万元贷款,期限1年,利率4%为例,下表为每期贷款金额及剩余未还贷款本金情况:

首期本金P1=1,000元,利息I1=1,000×0.04=40元,末期本金P12=1,000元,末期本息和R=1,040元,

第1期:

r1=R+P1/2^1=1,040+1,000/2^1=1,020元

第2期:

r2=R+P2/2^2=1,040+500/2^2=1,030元

第3期:

r3=R+P3/2^3=1,040+250/2^3=1,035元

.

.

.

第12期:

r12=R+P12/2^12=1,040+1,000/2^12=1,040元

双倍余额递减法还款时,本金越接近期末越多,利息越接近期首越多,这样可以减少每期利息,达到节省利息的目的。

另外,双倍余额递减法也可以应用于保险公司计费,例如社保和保险公司给客户计算理赔金额时,最佳方案应该是双倍余额递减法,即减去保险公司已赔偿的部分和未赔偿部分的一半,下一次理赔可以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继续减少理赔金额,最终达到均衡支付金额和节省理赔金额的目的。

拓展知识:

法律上“双倍余额递减法”的概念来源于《民事诉讼法》(新修订本)第三百五十七条:

“限定期限的借款,借款人按照双倍余额递减的原则,每期按本金和剩余未偿本金的一半进行还款的,每期的本息总额不得低于借款时的本金。”

这意味着贷款者可以根据双倍余额递减法还款,而不至于无谓浪费更多利息。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文章
  • 契税计入什么科目
    契税计入什么科目?根据相关的税法规定,所谓的契税说的就是不动产产权发生变更时征收的一种税,这个税包含土地使用权转移的情形;在会计处理上,对于企业的契税同样是需要可以通过应交税费的科目来记录的,但是关于借方的科目则是需要根据契税产生的情况来定的,比如说无形资产、开发成本或者固定资产相关的科目,关于这个契税入账科目的知识,小编老师已经整理好给大家,如果你们有兴趣的话可以来阅读下述文章试试。
    2025-01-20 10
相关问题
  • 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公式

    年折旧率=2÷预计的折旧年限×100%,年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折余价值×年折旧率。最后两年,每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残值)/2。有空给五星好评:,个人中心-我的提问-评价

  • 双倍余额递减法怎么算,公式是啥

    (1)年折旧率=2÷预计的折旧年限×100%,年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折余价值×年折旧率。 (2)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3)月折旧额=年初固定资产折余价值×月折旧率 (4)固定资产期初账面净值=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 (5)最后两年,每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净残值)/2

  • 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公式是什么?

    计算公式为: 年折旧率=2/预计折旧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 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的公式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一种科学的贷款还款方式,它的公式为:假设1月应还本金为X,每月应还利息为I。那么2月应还本金为X-(X/月数),每月应还利息则为I-(I/月数),依此类推。这种还款方式的特点是,每月应还本金会逐渐减少,每月应还利息也会逐渐减少,从而可以有效削减贷款者的贷款负担。 拓展知识:双倍余额递减法不仅仅用于贷款还款,它也可以用于投资理财,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双倍余额递减法进行投资,以获得最优的投资回报。

  • 请问双倍余额递减法公式

    双倍余额递减法公式为: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圈子
  • 会计交流群
  • 会计考证交流群
  • 会计问题解答群
会计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