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提完折旧残值如何处理" alt="固定资产提完折旧残值如何处理" width="450" border="0" vspace="0" />
固定资产提完折旧残值的处理,可分为两种方式。首先,折旧残值可直接转入固定资产减值损失,如果原固定资产已计提减值损失则应将残值转入财务费用;其次,可转入对应清理账户,结清其余款项,将余额转入财务费用。
一般来说,如果残值能对公司盈利产生正向影响,应将残值转入固定资产减值损失;如果不能对公司盈利产生正向影响,应将残值及原固定资产结清其余款项后,就可转入财务费用。
在会计处理中,折旧残值是指折旧后的收回价格,折旧残值及折旧费用均要计入会计凭证,并反映到会计报表中。折旧残值是会计报表中明确体现的指标,是反应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重要口径。
折旧残值也是企业审计的重点,审计应注意检查折旧残值是否符合相应会计准则的要求,比如折旧残值是否经过层次折旧的双重计算等,是否将折旧残值转入固定资产减值损失,要确认折旧残值是否与税务部门的折旧标准一致等。拓展知识:会计中的折旧残值是指固定资产折旧累计支出至折旧残值所余下的残值,折旧残值受财务报表中折旧规定的影响,一般都是固定资产折旧支出减去固定资产原值的最后余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