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出存货的成本计价方法有什么

2023-06-29 09:32 来源:网友分享
280
发出存货的成本计价方法是一种确定成本价格的方法,一般常用于记录发出存货的价格,以确定收入、利润和其它财务报表,主要有四种方法:FIFO、LIFO、加权平均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这些方法可以节省公司的实际支出,增加公司的利润。

发出存货的成本计价方法有什么

发出存货的成本计价方法是一种确定成本价格的方法,一般常用于记录发出存货的价格,以确定收入,利润,以及其它财务报表。主要有四种发出存货的成本计价方法:

1. 先进先出(FIFO):先进先出(FIFO)发出存货的成本计价法是一种最常用的成本计价法,是计算发出存货的成本的习惯用法,认为每批入库的存货,必须按先进入库的存货报销,而后进的存货必须待先进的存货用完,才能报销。

2. 最近入库的成本法(LIFO):最近入库的成本法(LIFO)是发出存货的另一种成本计价法,也是一种有效的成本计算方法。最近入库的成本法是基于认为最新入库的存货是最先发出的存货,要先报销掉,在报销之前的存货须等下次有销售时,再报销掉。

3. 加权平均成本法:加权平均成本法是指把该种发出存货的各批入库存货的数量和成本总和,分别除以存货账面总数量,得到的就是加权平均成本。每次出库时,按加权平均成本,与发出数量乘积,就可以得到发出存货的成本。

4. 变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是如果同一种存货的价格不断变动,可以把各批存货的成本加总,再与存货的总数量做除法,得到平均单位成本,在不断变动的这种情况下,也就是变动成本的成本计价法。

另外,还有一种综合性成本计价法,是把FIFO、LIFO、加权平均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综合起来的成本计价法,它结合了FIFO、LIFO、加权平均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的特点,能够在发出存货后,用合理的价格计算出存货的成本。

总之,使用不同的成本计价方法,可以使得企业以较优的价格来处理其存货,以不同的成本计价方法作为处理存货价格的依据,可以节省公司的实际支出,增加公司的利润。

拓展知识:发出存货的成本计价方法不仅可以应用于确定存货成本,而且也可以应用于确定商品生产成本。一般而言,商品生产成本的计算,也是根据不同的成本计价方法,来确定商品生产的成本价格的,这种方法也可以在企业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文章
  • 印花税什么时候缴纳
    印花税什么时候缴纳?按照印花税的相关条例的规定,企业如果有发生购销行为的合同或者协议,那么按理都是需要依法缴纳印花税的;而按照惯例企业印花税一般都是采用季度缴纳的方式,企业纳税人在每个季度结束之后的十日内通过当地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的;关于企业印花税纳税的时间以及具体的法律依据知识,小编老师倒是建议你们可以来阅读下述文章,对你们理解学习有所启发的。
    2025-01-22 14
相关问题
  • 期末结存存货价值反应早期进货成本,而发出存货的成本接近存货近期进货成本水平的存货发出计价方法是什么

    后进先出 但是已经取消了

  • 小企业发出存货成本计价方法有哪些

    1、移动平均法:移动平均法是小企业通常采用的存货成本计价方法,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将该时期内入库的存货数量和成本相加,然后除以该时期内入库的总存货数量来计算出存货的平均成本,作为该时期内发出的存货的成本。比如,一家小型企业在3月1日购进20件A产品,单价200元;3月10日购进20件A产品,单价250元,3月15日发出10件A产品,此时采用移动平均法计算该批发出的存货成本,即:(20×200+20×250)/40=225元,故此批发出的存货成本为225元。 2、先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是指,在发出存货时,优先以最先进入库存的存货为基础,计算发出存货的成本。比如,一家小型企业3月1日购进20件A产品,单价200元;3月10日购进20件A产品,单价250元,3月15日发出10件A产品,此时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该批发出的存货成本,即:20×200=2000元,故此批发出的存货成本为2000元。 3、后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是指,在发出存货时,优先以最后进入库存的存货为基础,计算发出存货的成本。比如,一家小型企业3月1日购进20件A产品,单价200元;3月10日购进20件A产品,单价250元,3月15日发出10件A产品,此时采用后进先出法计算该批发出的存货成本,即:20×250=5000元,故此批发出的存货成本为5000元。 以上是小企业发出存货成本计价方法的三种,其中移动平均法是小企业常用的计价方法,它把不同时期的存货成本加权计算,比较客观合理;而先进先出法和后进先出法则是把存货成本以最早进仓或最晚进仓的存货成本为准,用于计算特定批次发出的存货成本。

  • 化妆品和护肤品发出存货时,它的成本计价用实际成本法的什么方法比较好?

    你好,可以是加权平均法

  • 存货按照实际成本计价时,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有哪些?不同的计价方法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会造成哪些影响?

    这个需要对比着去看对报表的影响,单个的数,没有可分析性。 举个例子: 某企业2017年度购销货情况如下:3月购进货物50万公斤,单价4元;4月购进货物60万公斤,单价4.5元;5月购进货物70万公斤,单价4.6元;6月销货160万公斤,单价5.5元;9月购进货物80万公斤,单价4.8元;11月购进货物40万公斤,单价5元;12月销货100万公斤,单价6元。 方案一:采用先进先出法。除11月购进的货物作为库存外,其余已售出,因此库存存货成本200万元,发出存货成本1176万元,销售收入1480万元,应纳税所得额304万元,企业所得税100.32万元。 方案二:采用后进先出法。库存存货成本176万元,发出存货成本1200万元,应纳税所得额280万元,企业所得税92.4万元。 方案三: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出的加权平均价为4.587元,则库存存货成本183.47万元,发出存货成本1192.53万元,应纳税所得额287.47万元,企业所得税94.87万元。 方案四:采用移动平均法。库存存货成本192万元,发出存货成本1184万元,应纳税所得额296万元,企业所得税97.68万元。 可见,在进货价格呈上升趋势时,企业的所得税税负由轻到重依次是: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先进先出法。企业存货计价方法的最佳方案是采用后进先出法,此时期末存货成本最低,当期成本最高,利润降低,起到延缓缴纳企业所得税的效果,能减少物价上涨对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 反之,物价呈下降趋势时,选择方案的顺序正好与之次序颠倒,最佳方案是采用先进先出法,如电子产品,由于产品更新换代快,价格逐渐下降,选择先进先出法对企业有利。

  • 存货按照实际成本计价时,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有哪些?不同的计价方法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会造成哪些影响?

    同学你好 企业存货成本计价时,企业可以采用的发出存货成本的计价方法包括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等。上述几种存货计价方法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情况,企业可以根据自己单位核算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其中一种,一旦确定,不允许随意变更

圈子
  • 会计交流群
  • 会计考证交流群
  • 会计问题解答群
会计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