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核算是指企业在它持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以及投资性金融资产的情况下,根据国家规定的会计准则,通过对金融资产市场价值变动的核算,来反映金融资产价值变动的会计处理。
一般来说,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核算可分为三个步骤:
一、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核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核算主要依据是其他市场参与者行为产生的市场价格信息,即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市场价值。如果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有可靠的市场价格信息,则可以按照相应的市场价格确定其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的公允价值。
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的核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的核算,主要是指企业根据其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市场价格,及时调整其公允价值,以反映其价值变动。
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的会计处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的会计处理,一般为实时调整,即当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发生变动时,将其变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中,而无需累计到其他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中。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的核算不仅关系到企业财务报表的准确性,也是企业财务状况评估的基础。因此,正确地进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核算,对企业财务状况的评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拓展知识: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核算不仅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估值有关,还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确认有关。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会计确认一般按照收益法和成本法来进行,即按照投资者预期收益或投资成本来估计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以此来确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收益或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