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固定资产折旧怎么操作

2023-08-05 12:25 来源:网友分享
176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一种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其原理是在一定时期内,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是去年度折旧费用的两倍。操作步骤包括计算本期折旧费用,计算去年度的折旧费用,以及得出本期的折旧费用。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准确反映固定资产的逐渐减少,操作简单,节省时间和财力。缺点是财务会计效果不完整,可能产生过多的摊销费用,影响企业利润。除此之外,还有平均年限折旧法和工作量法等多种折旧计算方法。

固定资产折旧怎么操作" alt="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固定资产折旧怎么操作" width="450" border="0" vspace="0" />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折旧计算的一种方法,指的是固定资产在一个完整的经济寿命里使用次数递减的计算方法。它的原理是,在一定时期内,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在资产的本期折旧结束的时候,它的去年度折旧费用的两倍。

双倍余额递减法的操作步骤:

第一步:先取资产在经济使用寿命中的期限,并将资产这一期的折旧费用按照双倍余额递减法进行计算;

第二步:计算去年度的折旧费用为本期的折旧费用的一半,即去年度的折旧费用乘以2,然后再减去本期的折旧费用;

第三步:得到本期的折旧费用,将这一期的折旧费用减去本期取得的折旧费用,即可得出双倍余额递减法的本期折旧。

双倍余额递减法的优缺点:

优点:双倍余额递减法最大的优点是能够反映固定资产的逐渐减少有助于更准确的计算折旧费用,另外该方法操作起来比较简单,可以给企业带来更多的节省时间和财力。

缺点:双倍余额递减法的缺点在于,它的财务会计效果不够完整,可能会产生过多的摊销费用,使企业的利润收入受到影响,对企业的盈利能力有一定的影响。

拓展知识:

除了双倍余额递减法,还有财政部门规定的平均年限折旧法和工作量法等多种折旧法,他们在使用上有许多异同。平均年限折旧法是按照资产的经济使用寿命,将资产的原值等分,每一期的折旧金额都是相同的;工作量法是根据资产每一期它的运转能力和质量变化而改变折旧金额,因此计算折旧金额比较复杂。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文章
  • 契税计入什么科目
    契税计入什么科目?根据相关的税法规定,所谓的契税说的就是不动产产权发生变更时征收的一种税,这个税包含土地使用权转移的情形;在会计处理上,对于企业的契税同样是需要可以通过应交税费的科目来记录的,但是关于借方的科目则是需要根据契税产生的情况来定的,比如说无形资产、开发成本或者固定资产相关的科目,关于这个契税入账科目的知识,小编老师已经整理好给大家,如果你们有兴趣的话可以来阅读下述文章试试。
    2025-01-20 11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