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公章是企业或机构的法定代表标志,具有法律效力。公章的制作和使用都受到严格的法律规定和监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的规定,企业必须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注册登记,并取得营业执照,才能制作公章。公章的制作和使用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印章法》的规定。
不备案的公章,即未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备案的公章,其法律效力是无效的。这是因为公章的制作和使用必须经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审批和备案,未经备案的公章是非法的,其使用行为也是违法的。
在开设银行账户的过程中,银行会要求企业提供营业执照和公章等相关证明材料。银行会对这些材料进行严格的审查,以确保其真实性和合法性。如果企业提供的公章未经备案,银行将不予接受,也就无法开设银行账户。
此外,使用未备案的公章开设银行账户,不仅无法成功,而且还可能触犯法律,受到法律的严厉处罚。因此,企业在开设银行账户时,必须确保提供的公章是经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备案的,具有法律效力的。
拓展知识:在中国,公章的制作和使用不仅需要经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审批和备案,还需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印章法》的规定。《印章法》规定,公章的制作必须由具有资质的印章制作企业进行,且公章的样式、规格、内容等都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公章的使用也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任何人不得滥用公章,否则将受到法律的严厉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