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教育经费的账务处理
职工教育经费的账务处理通常遵循以下两种方式:
1、先计提后支出:企业在每月核算应付职工薪酬时,按照规定的比例(如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从"应付职工薪酬"的贷方转入相关成本费用的借方,并计提职工教育经费.具体会计分录为,借:管理费用--职工教育经费、销售费用--职工教育经费、生产成本(制造费用)--职工教育经费、研发支出--职工教育经费;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教育经费.实际发生职工教育经费支出时,如财务人员参加财税培训,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教育经费;贷:银行存款/现金/其他应收款(备用金)等.
2、支出时才计提:在发生职工教育经费的实际支出时,根据支出情况计提相应的职工教育经费.具体会计分录为,借:管理费用--职工教育经费、销售费用--职工教育经费、生产成本(制造费用)--职工教育经费、研发支出--职工教育经费;贷:银行存款/现金/其他应收款(备用金)等.
需要注意的是,企业职工参加社会上的学历教育以及个人为取得学位而参加的在职教育所需费用应由个人承担,不能挤占企业的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对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境外培训和考察,其一次性单项支出较高的费用应从其他管理费用中支出,避免挤占日常的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开支.
职工教育经费的列支范围是什么?
职工教育是指各种短训班、职工学校、广播电视大(中)学、函授大(中)学、夜大学等各种形式的职工教育.上述各种形式的职工教育所需经费,都应当按照规定的开支范围和经费来源,在职工教育经费内开支.联合办校的经费,由办学单位合理分摊.
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来源在统一单位和统一核算的公司(包括施工企业),可在工资总额1.5%的范围内掌握开支,直接列入生产成本(流通费).如有不足,其不足部分,属于企业开发新技术、研究新产品的技术培训费用的,可直接在成本中列支;属于其他的职工培训费用,则仍在企业税后留利中开支.
工会经费中的职工业余教育费,仍然用于职工业余教育方面.基层工会一般可在其留成经费(行政拨交工会经费的60%部分)的25%范围内列入工会预算掌握使用.
原规定由企业成本或营业外开支的有关职工教育的经费,都改在工资总额1.5%范围内开支,营业外不再列支.
基本建设单位举办职工教育的经费,在基本建设投资中开支.
关停企业和基本建设停缓建单位举办职工教育的经费,在关停企业清理维护费和停缓建单位的维护费中开支.
职工教育经费的账务处理怎么做?很显然,小编老师通过上文汇总的相关会计知识学习,大家应该都知道作为职工教育经费在账务处理上应当是按照具体的方式进行入账的,具体的账务处理分录就说到这里,就不再一一累述的.不过,针对职工教育经费的处理需要考虑到不同性质的情况,比如一些公司高层的外出培训等等.如果大家对此会计处理还有什么其他疑问,欢迎你们来本网站上免费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