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付福利费余额在借方为什么不计提

2019-03-12 10:50 来源:网友分享
2540
我们国家规定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部分最多不能超过职工薪金的14%,同时最新会计准则已经明确说明不用计提,直接按照实际发行额计入管理费用,之后在所得税汇算清缴时按照所得相应比例扣除即可,今天我们就要研究一下应付福利费余额在借方为什么不计提?

应付福利费余额在借方为什么不计提

之前旧会计准则:

1、职工薪酬新准则明确了职工薪酬的概念:即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职工的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有关支出。

2、薪酬的会计处理原则:职工薪酬除辞退性福利外在职工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确认为负债,

并根据受益对象计入企业资产或计入企业当期成本、费用。

具体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

借: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

贷:银行存款等

3、应付职工薪酬下的福利费余额处理方式:应付职工薪酬,是负债类科目,不是成本费用类科目,所以只要开支了福利费,月末都需要结转到成本类科目或损益类科目里面。

4、应付职工薪酬下的福利费的余额,根据人员情况,需要分配到相关科目里

借:生产成本---福利费 (生产工人的福利费)

制造费用---福利费 (车间管理人员的福利费)

管理费用---福利费 (公司管理人员的福利费)

销售费用---福利费 (销售人员的福利费)

在建工程---福利费 (基建人员的福利费)

贷: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

根据最新会计准则,现在应付福利费已经不需要计提,发生福利费时,如果应付福利费有贷方余额应先冲销贷方额,直至冲销至余额为0为止,之后发生的福利费应该计入管理费用等相关科目内,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的时候按工资的14%与实际发生的福利费比较,超过部分不予扣除。

应付福利费余额在借方为什么不计提

企业所得税工资薪金扣除标准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512号)第三十四条规定,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扣除。

关于工资薪金总额问题《实施条例》第四十、四十一、四十二条所称的“工资薪金总额”,是指企业按照本通知第一条规定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总和,不包括企业的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以及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

属于国有性质的企业,其工资薪金,不得超过政府有关部门给予的限定数额;超过部分,不得计入企业工资薪金总额,也不得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另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和职工福利费等支出税前扣除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34号)第一条的规定,

列入企业员工工资薪金制度、固定与工资薪金一起发放的福利性补贴,符合《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号)第一条规定的,可作为企业发生的工资薪金支出,按规定在税前扣除。

不能同时符合上述条件的福利性补贴,应作为国税函〔2009〕3号文件第三条规定的职工福利费,按规定计算限额税前扣除。

以上就是我们关于“应付福利费余额在借方为什么不计提”,总而言之这是因为我们所得税是根据实际发生额进行扣除的,最高限额不超过当年实发薪金的14%,因此当应付福利费在借方时要使用冲减,不知道对您的理解是否有帮助,若您有其他财税问题需要帮助,欢迎与我们会计学堂的专业老师联络。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文章
  • 财务报表分析一般需要分析哪些内容
    财务报表分析一般需要分析哪些内容?通常来说,财务报表的分析对于财务人员来说都是必备的财务技能,因为财务报表分析可以作为财务报告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作为企业经营者或者投资者用来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判断依据的;一般针对财务报表的分析会有六个方面的,分别是资产负债表分析、利润表分析、现金流量表以及其他的方面分析,相关的介绍资料欢迎你们来阅读下述文章试试。
    2025-01-21 16
  • 印花税什么时候缴纳
    印花税什么时候缴纳?按照印花税的相关条例的规定,企业如果有发生购销行为的合同或者协议,那么按理都是需要依法缴纳印花税的;而按照惯例企业印花税一般都是采用季度缴纳的方式,企业纳税人在每个季度结束之后的十日内通过当地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的;关于企业印花税纳税的时间以及具体的法律依据知识,小编老师倒是建议你们可以来阅读下述文章,对你们理解学习有所启发的。
    2025-01-22 12
相关问题
圈子
热门帖子
  • 会计交流群
  • 会计考证交流群
  • 会计问题解答群
会计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