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月工资外的税后奖金合并工资要怎么扣缴个人所得税

2019-04-26 11:45 来源:网友分享
1201
很多企业员工,由于工作绩效超标超额,员工当月除工资外,会额外取得其他业绩奖金等,那么当月工资外的税后奖金合并工资要怎么扣缴个人所得税呢?财务如何处理呢?

当月工资外的税后奖金合并工资要怎么扣缴个人所得税

目前,总局对企业负担员工个人所得税的政策文件涉及以下两个: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通知》(国税发〔1994〕89号)文件第十四条关于单位或个人为纳税义务人负担税款的计征办法问题规定,单位或个人为纳税义务人负担个人所得税税款,应将纳税义务人取得的不含税收入换算为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如下:

  (一)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费用扣除标准-速算扣除数)/(1—税率)

  (二)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公式(一)中的税率,是指不含税所得按不含税级距(详见税率表一、二、三)对应的税率;公式(二)中的税率,是指应纳税所得额按含税级距对应的税率。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雇主为其雇员负担个人所得税税款计征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6〕199号)规定:

当月工资外的税后奖金合并工资要怎么扣缴个人所得税

对于雇主为雇员负担税款又当如何处理呢?

  一、雇主全额为其雇员负担税款的处理

  对于雇主全额为其雇员负担税款的,直接按国税发〔1994〕89号文件中第十四条规定的公式,将雇员取得的不含税收人换算成应纳税所得额后,计算企业应代为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款。

  二、雇主为其雇员负担部分税款的处理

  (一)雇主为其雇员定额负担税款的,应将雇员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换算成应纳税所得额后,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收入换算成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所得额=雇员取得的工资+雇主代雇员负担的税款-费用扣除标准

  (二)雇主为其雇员负担一定比例的工资应纳的税款或者负担一定比例的实际应纳税款的,应将国税发〔1994〕89号文件第十四条规定的不含税收入额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公式中“不含税收入额”替换为“未含雇主负担的税款的收入额”,同时将速算扣除数和税率二项分别乘以上述的“负担比例”,按此调整后的公式,以其未含雇主负担税款的收入额换算成应纳税所得额,并计算应纳税款。即:

  应纳税所得额=(未含雇主负担的税款的收入额-费用扣除标准-速算扣除数×负担比例)÷(1-税率×负担比例)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以上关于当月工资外的税后奖金合并工资要怎么扣缴个人所得税以及雇主承担税款如何处理,文中给大家做出了详细的解答,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理解,还有不明白的欢迎在线咨询我们会计学堂答疑老师!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文章
  • 折扣入什么科目
    折扣入什么科目?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的现金折扣在会计处理上则是需要根据购货方和销货方两个角度,如果是销货方发生的现金折扣,那么对此折扣的部分可以选择通过借银行存款和贷应收账款科目来入账;如果是购货方的现金折扣,那么则是按照借应收账款和贷银行存款的相关科目来做账的;更多关于折扣入账的会计分录知识都在下述文章中,对你们学习肯定都是有所帮助的。
    2025-01-23 14
圈子
  • 会计交流群
  • 会计考证交流群
  • 会计问题解答群
会计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