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批法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2019-05-11 08:09 来源:网友分享
3414
企业会计的日常业务有购进业务、生产业务、销售业务、利润及其分配和其他业务。制造业企业有专门的生产制造活动,需要设置专门的成本会计,核算企业产品的成本。分批法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是什么?

分批法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分批法计算成本的一般程序如下:

一是按批别开设生产成本明细账.

根据生产订单所规定的产品批以,开设产品成本明细账,按成本项目分设专栏,归集各批次产品所发生的生产费用。

二是归集各项生产费用.

生产费用的归集包括直接费用的归集和间接费用的归集。

对于直接费用的归集,应该将该批次产品的直接材料、直接燃料及动力、直接人工、直接制造费直接计入该批次产品的生产成本明细账。

对于几批产品共同发生的材料、燃料及动力、人工、制造费用及其他费用,应该先进行归集,再采用适当的分配标准进行分配,然后再记入该批产品的生产成本明细账。

费用分配率=当月发生的间接计入费用总额÷当月分配工时总量

某批次产品应分配的间接费用=该批次产品当月发生的分配工时×分配率

三是计算完工产品成本

完工产品成本的计算:若该批产品全部完工,则该批产品归集的全部生产费用,就是完工产品总成本,总成本除以该批产品的产量即为单位成本。

分批法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四是计算期末未完工产品成本算

对当月完工产品可按计划成本或定额成本计价,作为完工产品成本,剩余的生产费用即为月末未完工产品成本。

 分批法

分批法条件下,月末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如果说单件生产,生产完工以前,产品成本明细账所记的生产费用,都是在产品成本;在产品完工时,产品成本明细账所记的生产费用,就是完工产品成本,因此在月末计算成本时,不存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问题。

  ②如果是小批生产,批内产品一般都能同时完工,在月末计算成本时,或是全部已经完工,或是全部没有完工,因而一般也不存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问题。

  ③如果批内产品跨月陆续完工,这时就要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

  简化处理方法:

  按计划单位成本、定额单位成本、最近一期相同产品的实际单位成本计算完工产品成本;从产品成本明细账中转出完工产品成本后,各项费余额之间即为在产品成本。

分批法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是什么?看完上面的文章,相信大家对分批法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有了更多的理解,以后在工作中可以更好的运用成本核算知识为企业服务。如果还有想要咨询的问题,欢迎到会计学堂官网,联系我们的答疑老师。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文章
  • 会计基本要素是什么
    会计基本要素是什么?其实根据小编老师多年的会计经验,很多学员包含会计从业人员对于会计要素的理解不够透彻的,会计要素有很多种,其中有一种就是会计基础要素的;在财务中会计基础要素有六种的,分别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这些要素就是企业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体现,小编老师已经整理好关于会计基础要素的相关资料给大家,欢迎你们来阅读下述文章试试。
    2025-01-19 10
  • 工资入什么科目
    工资入什么科目?关于企业员工工资薪酬的账务处理,老师则是认为可以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的科目来记录核算,因为从财务的角度上,企业的应付职工薪酬的科目就是用来核算企业工资薪酬方面的科目,在计提的时候借方科目则是根据员工所属部门的科目来做账的,次月支付的时候再按照其他应收款的科目来做账的;关于职工工资入账科目的完整会计分录知识都在下文中,欢迎你们来阅读学习。
    2025-01-19 13
  • 摊销费为什么是成本
    摊销费为什么是成本?这个大家需要了解企业费用摊销的目的,根据小编老师的理解,企业的摊销费用一般就是为了合理的将其资产的初始成本分摊到后期的不同使用年限中,因此作为企业的摊销成本就是需要将企业长期资产分配到各个会计期间的过程,在这个各种中会涉及到很多资产的费用;关于摊销成本的相关介绍资料,小编老师已经整理好给大家,如果你们对此方面内容有兴趣的话,不妨来阅读下述内容试试。
    2025-01-20 8
  • 折扣入什么科目
    折扣入什么科目?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的现金折扣在会计处理上则是需要根据购货方和销货方两个角度,如果是销货方发生的现金折扣,那么对此折扣的部分可以选择通过借银行存款和贷应收账款科目来入账;如果是购货方的现金折扣,那么则是按照借应收账款和贷银行存款的相关科目来做账的;更多关于折扣入账的会计分录知识都在下述文章中,对你们学习肯定都是有所帮助的。
    2025-01-23 7
相关问题
  • 71.品种法的成本核算程序。P10172.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有哪些。73、一般分批法的核算程序。

    71开设成本明细账 分配各种要素费用 分配各种辅助生产费用 分配基本车间制造费用 分配计算各种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 结转产成品成本

  • 请描绘一下分批法成本核算程序的基本设计思路

    分批成本核算程序的基本设计思路是将一个项目的生产活动分为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活动和成本,每个阶段的活动项目都作为一个独立的成本单元进行核算。每个阶段的成本核算包括原料成本,劳动成本,设备折旧,及其他的不变的成本,将每个阶段的成本加总,就得到了整个项目的成本结果。 拓展知识:分批成本核算程序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某个阶段的成本进行拆分,将拆分开的阶段成本加总,以更精细的方式统计出项目的成本总和,从而更准确地计算出项目成本。

  • 请描绘一下分批法成本核算程序的基本设计思路

    一是按批别开设生产成本明细账。 根据生产订单所规定的产品批以,开设产品成本明细账,按成本项目分设专栏,归集各批次产品所发生的生产费用。 二是归集各项生产费用。 生产费用的归集包括直接费用的归集和间接费用的归集。

  • 成本核算一般程序包括?

    成本核算一般程序包括:1、资源的采购:采购部门要审批、下达采购申请并采购合适的资源;2、费用的归集:将所有费用汇总到一起,计算成本,以便进行核算;3、成本的计算:对采购资源的费用、加工费用、运输费用、维护费用等进行统计,以便计算总体成本;4、成本的核算:根据不同的指标,对采购资源和使用资源的费用进行核算,以便了解成本情况;5、成本报告的编制:根据统计数据编制成本报告,对成本情况进行分析,并对成本的变化进行跟踪管理。 拓展知识:成本核算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节约企业的成本,发现成本浪费,改善企业的运营效率,增加企业的利润。因此,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时,要注重降低成本费用,加强成本管理,减少成本浪费,以达到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效益的目的。

  • 作业成本法的核算程序

    作业成本法的核算程序: (一)两步制分配程序 根据作业成本法“作业消耗资源、产出消耗作业”的逻辑,资源应该通过资源动因分配给作业形成作业成本,而作业成本通过作业动因分配给最终成本对象。 1.将资源成本分配给作业。运用恰当的资源成本动因,把有关生产或服务的资源耗费归集到作业中心,形成成本库。 2.将作业中心成本分配给成本对象。运用恰当的作业成本动因,把作业中心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形成相应的产品或服务成本。 (二)作业成本法的核算 基于两步制分配程序,实施作业成本法,“制造费用”归集和分配依据以下程序: 1.按工作内容区分不同类型的作业。在企业的生产活动过程中,构成价值链上的业务内容各不相同。作业成本法下根据业务内容区分出不同类型的作业,如材料整理准备、机器设备调整准备、机器设备维修保养、产品运送、产品质量检验等。 2.分析成本与作业间的关系以确定各项作业的作业动因。作业成本法下,开展每种作业所发生的成本是按产品生产消耗的作业动因数量分配的,为此要分析成本与作业之间的关系,确定每种作业的作业动因。作业动因是引起某类作业成本发生的活动或因素。例如,材料整理准备作业的成本主要受整理原材料的数量影响,机器设备调整准备作业的成本主要受机器设备调整准备小时数影响,生产线上产品运送作业发生的成本主要受可能为生产线上运送产品的数量影响等。因此,材料整理数量就是材料整理准备作业的作业动因,机器调整工时就是设备调整准备作业的作业动因,生产线上运送产品的数量就是产品运送作业的作业动因。 3.设置成本库并归集资源耗费到作业中心。 成本库以作业中心为对象,把具有相同作业动因的作业所耗费的资源归集到一起。这一过程包括两个环节: (1)按照资源动因把资源的消耗一项一项地分配到作业。首先,可以通过分析作业所花费的人工时间、人工等级等确定人工成本。其中,直接人工工资可以直接查询获取,间接人工工资则可以通过调查人员数量、所从事作业及人工分布情况获取。同样,对于水、热、电、风、汽等能源、动力费用,以及机器设备、设施和固定资产的折旧与维护费用等各项资源,都可以通过适当的基准,如场地面积、机器工时等分配给各项作业,也可以将其中的重要项目单独列为作业以提高准确性。 (2)把具有相同作业动因的作业合并形成作业中心,再将作业中心各项作业的资源耗费合并加总在一起。 4.基于作业成本动因确定各作业成本库的成本分配率并分配成本。 按照两步制分配程序,在归集同质作业成本库后,需要从中选取恰当的作业成本动因,把各作业成本库中的作业成本除以作业动因的单位数,计算出以作业动因为单位的成本分配率,即作业率。接着根据成本对象耗用的作业量和作业率,将作业成本分配到产品或服务。典型的作业动因包括采购订单份数、验收单份数、检验报告数或时数、零部件储存数、支付次数、直接人工小时、机器小时、调整次数和制造周转次数等。应该说,与传统成本核算法相比,作业成本法因其“相关性”提高而大大提升成本信息的精确度,从而有利于企业利用成本信息进行管理决策。或者具体地说,传统成本核算系统的一个最主要缺陷就在于常常少计复杂的、低产量产品的成本,而多计高产量产品的成本,从而使成本信息不真实、不相关,并导致存货计价不准确、产品线决策不正确、资源分配不合理、产品定价不符合实际等,并最终以错误的战略视角和错误识别的关键成功因素而使企业失去竞争优势。

圈子
热门帖子
  • 会计交流群
  • 会计考证交流群
  • 会计问题解答群
会计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