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向银行贷的款借与他人是否交税?

2019-07-08 21:33 来源:网友分享
2268
将向银行贷的款借与他人是否交税,既然是借与其他企业,就是发生了借贷行为,一般是需要纳税的,之前的政策是说缴纳营业税,但营改增后是取消了的,可能是改为增值税,本文如下。

将向银行贷的款借与他人是否交税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非金融机构统借统还业务征收营业税问题的通知》(财税字[2000]7号)第一条“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对企业主管部门或企业集团中的核心企业等单位(以下简称统借方)向金融机构借款后,将所借资金分拨给下属(包括独立核算单位和非独立核算单位),并按支付给金融机构的借款利率水平向下属单位收取用于归还金融机构的利息不征收营业税”之规定(目前以取消营业税,可以参考营改增)。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营业税问题解答(之一)的通知》(国税函发[1995]156号)第十条的规定,不论金融机构还是其他单位,只要是发生将资金贷与他人使用的行为,均应视为发生贷款行为,按“金融保险业”税目征收营业税,同时附征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目前以取消营业税,可以参考营改增)。

将向银行贷的款借与他人是否交税

银行贷款转借他人 利息不得税前扣除

A企业与B企业是关联企业,B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被拒绝,遂请A企业帮忙。A企业以生产经营需要为由与银行签订贷款协议,从银行贷出一笔款项,无偿转借给B企业。年末,A企业按照贷款协议,向银行支付了贷款利息。汇算清缴时,主管税务机关要求该利息支出不得税前扣除。

A企业不解,认为税法规定非金融企业向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可以全额扣除。税务人员解释说,A企业这种将银行贷款挪作他用的行为本身就是违法的。《贷款通则》(中国人民银行令1996年2号)第十九条规定,借款人的义务:应当按借款合同约定用途使用贷款。合同法第二百零三条规定:“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借款用途使用借款的,贷款人可以停止发放借款、提前收回借款或者解除合同。”因此,A企业将银行贷款转借给B企业是违法的。

从税法的角度来说,A企业取得的贷款并没有用于其自身生产经营,而是将其转贷给B企业,实际使用这笔贷款的是B企业,相当于A企业在替B企业支付利息。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很明显,A企业的利息支出与A企业取得的收入无关,因此不能税前扣除。

另外,由于是关联企业,A企业无偿贷款给B企业,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企业与其关联方之间的业务往来,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而减少企业或者其关联方应纳税收入或者所得额的,税务机关有权按照合理方法调整。”因此,主管税务机关有权对其进行特别纳税调整。

若A企业将该银行贷款以高于银行贷款利率的利率转贷给B企业,从中赚取差价,那么只要将利息如实申报纳税就可以了,但这种行为有可能触犯刑律。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规定:“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将向银行贷的款借与他人是否交税,拆借或是转借的行为也常见,毕竟金融方面是很复杂的,自己企业可能不需要借款,但是为了帮助关联企业是可以转借的,本文以上内容供您参考。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圈子
热门帖子
  • 会计交流群
  • 会计考证交流群
  • 会计问题解答群
会计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