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2019-04-28 13:52 来源:网友分享
3114
多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考中级会计证的朋友应该会学习到这一个知识点,在处理上有两种情况,那就是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处理,再一个就是以资产的账面价值计量的会计处理,详情如下。

多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关于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交易费用计入损益

1、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处理:

1)不涉及补价的:

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2)涉及补价的:

支付补价方,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收到补价方,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2、以资产的账面价值计量的会计处理:

1)不涉及补价的:

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不涉及损益。公式为:换入资产的成本=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2)涉及补价的:

支付补价方,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双方不确认损益;

收到补价方,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减去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不计算当期损益。

这是会计规则根据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投资的思维习惯而确定的人性化的规定。由于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投资目的,就是为了在短期内赚取差价而购买并持有的,所以人们就会有一个交易习惯:那就是在直观的认识上,认为多少买的,成本就是多少,极少有人会将交易税费再去计算进入成本,而是直接就将此认为是投资时,就发生了费用,使投资就出现了亏。这就使投资者能较为直接的看到现在还是亏多少的问题。说白了,就是人们对短期投资的一种习惯性认识与作法。

 

多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2016年3月甲公司决定以一批产品和一项交易性金融资产与乙公司交换一台生产设备和其持有的一项长期股权投资。假设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下列关于甲、乙公司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账务处理,正确的有(  )。

A.甲公司换出的库存商品,应该作为销售处理,按照其公允价值确认销售收入,同时结转相应的销售成本

B.甲公司将换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C.乙公司将换出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支

D.乙公司应将换入交易性金融资产支付的相关税费计入换入资产成本

【正确答】A,B,C

【知识点】涉及多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答案解析】

换出资产影响当期损益的金额与出售资产相同,选项A、B和C均正确;换入交易性金融资产支付的相关税费应计入投资收益,选项D错误。

多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由会计学堂整理,扎实学习这些知识,时间到了自然会有好处,这不只是对应付考试有帮助,对于财务工作那也是非常重要的。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问题
  •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与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有什么区别

    货币性资产交易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本质上同属于交换但是他们在交易的客体 、交易计量的可靠性方面存在重大区别。 交易分货币性交易与非货币性交易,他们的本质是相同的,最终的会计科目对应的余额是一样的,但为了贴切的反映交易的运作情况,根据重要性原则,以支付补价的25%为分割线(应该是根据经验人为规定25%),划分成货币性交易与非货币性交易。 支付补价的大于25%,在会计上视为销售,低于25%在会计上视为物的交换 销售与物的交换其形式不同,所以在会计处理上不同 货币性交易主要用来反映资金流情况, 非货币性交易主要用来反映物流情况。

  •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处理

    一、 新准则下会计处理的会计计量的确认 新准则对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满足两个条件时,以公允价值计量且确认损益。一是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二是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的计量。不符合条件的,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计量且不确认损益。 二、 以公允价值计量 1、不涉及补价的会计处理 若以公允价值计价,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公式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2B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2、涉及补价的会计处理 若以公允价值计价,支付补价方,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公式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2B补价%2B应支付的相关税费。收到补价方,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公式为: 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补价%2B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三、 以账面价值计量 1、不涉及补价的会计处理 若以账面价值计价,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不涉及损益。公式为:换入资产的成本=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2B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2、涉及补价的会计处理 若以账面价值计价,支付补价方,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双方不确认损益。公式为:换入资产的成本=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2B支付的补价%2B相关税费;收到补价方,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减去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不计算当期损益。公式为:换入资产的成本=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补价%2B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 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和不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有何不同?

    同学你好 很高兴为你解答 区别就是不属于非货币的话按照账面价值确认 不确认损益的

  • 以存货进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你好,比如存货交换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书费-应交增值税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 以存货换其他非货币性资产,是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但是书上又说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涉及换出资产为存货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如何理解这个“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涉及换出资产为存货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到底以存货换其他非货币性资产算不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那可能是对方的资产,不属于非货币性的(比如应收账款)。这样,就不能称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了。 不过,会计处理,还是按销售等处理的哦

圈子
热门帖子
  • 会计交流群
  • 会计考证交流群
  • 会计问题解答群
会计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