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你好! 买卖合同中标的物风险承担看交付 问题: 一物多卖不论是动产还是不动产,只要没交付风险就没有转移?与合同成立和是否付款、登记等无关?先受领的所有权和风险都跟着发生转移?
╭★.
于2019-05-31 09:27 发布 1154次浏览
- 送心意
翟老师
职称: 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
2019-05-31 10:41
您好!可以提供一下您结论的依据吗?太绝对了
相关问题讨论
![](https://al3.acc5.com/95d223957f56fba2e1b8c7c4fa00f9e0.png)
您好!可以提供一下您结论的依据吗?太绝对了
2019-05-31 10:41:44
![](https://al3.acc5.com/95d223957f56fba2e1b8c7c4fa00f9e0.png)
您好,是的,没有登记不能对抗。后面一个稍等我组织一下语言
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自交付时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船舶、航空器和机动车等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即特殊动产的物权变动以交付为生效要件(交付所有权转移),登记为对抗要件(登记后可对抗善意第三人)
2024-05-19 13:53:06
![](https://al3.acc5.com/95d223957f56fba2e1b8c7c4fa00f9e0.png)
你好,特殊动产的所有权转移问题,在《合同法》及其相关法律规定中,确实存在交付优先于登记的规则。这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交付的现实性:交付,无论是现实交付还是间接交付(如简易交付、占有改定、指示交付等),都意味着标的物已经实际控制在买受人手中或者其权利已经转移给买受人。这种现实性的转移使得买受人能够直接支配和使用标的物,从而更符合物权变动的直接性和现实性要求。
登记的公示性:虽然登记在物权变动中具有公示公信的效力,能够对抗第三人,但在特殊动产交易中,交付往往先于登记完成。这意味着在交付之后,买受人已经取得了对标的物的实际控制,而登记则更多地是为了公示这种物权变动,让外界了解标的物的权利状态。因此,在交付已经完成的情况下,登记并不能对抗已经取得标的物实际控制的买受人。
保护交易安全和善意买受人:在特殊动产交易中,如果以登记为唯一标准来确定所有权转移,可能会导致交易安全受到威胁。因为在实际交易中,买受人往往更关注标的物的实际控制权而非登记状态。如果以登记为唯一标准,可能会使得已经取得标的物实际控制的善意买受人面临权利被剥夺的风险,从而损害交易安全。因此,为了保护交易安全和善意买受人的利益,法律规定了交付优先于登记的规则。
综上所述,特殊动产的所有权转移在《合同法》中采用交付优先于登记的规则,主要是为了体现物权变动的现实性和直接性要求,保护交易安全和善意买受人的利益。当然,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案件的情况和法律规定进行综合判断。
2024-05-19 13:37:25
![](https://al3.acc5.com/95d223957f56fba2e1b8c7c4fa00f9e0.png)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请稍等
2024-08-13 08:29:02
![](https://al3.acc5.com/95d223957f56fba2e1b8c7c4fa00f9e0.png)
您好!动产看交付,不动产只要满足合同生效要件就生效,抵押才能对抗第三人
2019-07-11 09:48:28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精选问题
获取全部相关问题信息
╭★. 追问
2019-05-31 10:55
翟老师 解答
2019-05-31 11:45
翟老师 解答
2019-05-31 1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