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清楚这里的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33000万在这里有什么意思呢?好像没有作用,两次取得长投,为什么在最后分录中要消掉第一次取得的长投呢?那第二次取得的长投为什么不用消掉呢?而是以付出的代价股本放在贷方呢?
韦园园
于2019-12-10 11:20 发布 733次浏览
- 送心意
学堂答疑王老师
职称: 中级会计师,初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
2019-12-10 11:33
您好!问题1,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享有被投资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视为商誉,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就是投资方支付的对价,支付非货币性资产的公允价值或承担债务的公允价值,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被投资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要按被投资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成本,入账成本与支付初始投资成本(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本题9000万元大于应享有被投资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33000×25%=8250),显然差额部分体现为商誉,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知识点二、采用多次交易交换实现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为被合并方在最终控制方合并报表中净资产账面价值份额,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与原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加上为进一步取得股权支付的对价(本题为发行权益性工具的面值)之和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减留存收益,为什么要抵消掉,这不是抵消掉,专业的说法是权益法核算的长投,在达到控制时,转换为成本法核算,就是说,要将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转为成本法,也可以理解为先将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卖掉,重新买入成本法核算的长投,只不过还要支付一部分补价而已,本题支付的补价就是增发权益性工具,也就是增发股票,您的长期股权投资基础非常薄弱,请听会计学堂相关知识点的课程,祝您学习愉快!